南湖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南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三联均写舟中所见南湖景色,宛然一幅颇富动态、明媚秀丽的湖上春景图,尾联由湖上景物引发对“楚乡”的思忆。全诗语言精工凝练,风格清丽流美,写景如画,颔联对句和颈联出句尤为出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湖上微风入(1)凉,翻翻(2)菱荇(3)回塘(4)

南湖上微风入槛习习生凉,随风飘动的菱荇叶子遍满池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5)

野船紧靠在春草丛生的岸边;水鸟带着波光在夕阳下飞翔。

芦叶有声疑雾雨(6),浪花无际似潇湘(7)

风吹芦叶飒飒作响疑是天在下雨;浪花无边无际很像洞庭风光。

飘然篷艇(8)东归客(9),尽日相看忆楚乡(10)

整天看着篷船飘荡在湖上,我这东归客不禁想起太湖边的故乡。

注释

(1)槛:指上下四方加板的船,而非通常所指临水有栏杆的建筑。一说指栏杆,似指湖边台榭上的栏杆,亦泛指台榭。

(2)翻翻:形容叶子随风飘动之状。

(3)菱荇:二者皆为可食用的水生植物。

(4)回塘:曲折回绕的池塘。此指镜湖边上的池塘。

(5)飞夕阳:即“夕阳飞”的倒装,意谓在夕阳下飞。

(6)雾雨:蒙蒙细雨。

(7)潇湘:原指湘江与潇水,此指湘江。

(8)篷艇:即篷船。篷,一作“蓬”;艇,一作“顶”。

(9)东归客:指作者自己。归,一作“游”。

(10)楚乡:指作者在吴地(吴被楚灭,故又称楚地)太湖附近的旧乡。

创作背景

《南湖》此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春。会昌元年(841),温庭筠自长安东归吴中,当年秋天抵达吴中旧乡。大约次年春天,由吴中游越中,此诗即抵达越中后所作。

文学赏析

《南湖》此诗前三联均写舟中所见南湖景色,而“湖上微风”四字实为所有景物特征之根由。举凡“入槛凉”之触觉感受,“翻翻菱荇”“野船着岸”“水鸟带波”“浪花无际”之视觉感受,“芦叶有声”之听觉感受,均缘“湖上微波”而生。而“浪花无际”一句又暗递到尾联“忆楚乡”。盖因诗人之旧乡即在烟波浩渺之太湖滨,故见此“浪花无际”之南湖遂自然引起对“楚乡”之思忆。

诗人在遣词用字上颇见功力。颔联出句中的“野”字用得好,像是刻意凝练过才下笔的,其中透着一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蕴,而温庭筠之所以客居他乡,正是被俗事所扰。温庭筠笔下多次出现类似这般适于隐逸的景物,可见他对野趣是颇有眷恋的。还有“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船轻倚着长满青草的湖岸时的温馨、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对句的“带”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鸟伴着余晖从水面飞掠而过的轻灵(轻盈)的动态美,使整幅画面活泼灵动。

颈联的“疑”“似”二字有传神之妙,以虚托实,更见南湖景色之美。“疑”字用得尤为传神,蒙蒙如雾霭之雨仍嫌太大,故用“疑”字更进一步的将雨“细”化,细到只能闻声,不能辨形的程度。古代文学中,常有将动词用作形容词的,然而若使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词性的转变,则雕凿之迹显矣,实非上品;而观温庭筠此“疑”字的用法,词性未变,但却有形容词之效,极妙。

此诗风格清丽流美,写景如画,诗句于平淡之中见新奇,其中“水鸟”句和“芦叶”句尤为出色,宛然一幅颇富动态、明媚秀丽的春景图。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参考资料

  • [1]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90-91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