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行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岂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薤露行》是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suozu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薤露行》,汉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的《相和曲》,是汉代流行的丧歌。相传齐人田横因不肯降汉而自杀,他的门人作了《薤露》和《蒿里》两首挽歌。诗中由人生短暂而产生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表达了效力明君、一展雄才的渴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天地无穷极(1),阴阳转相因。

天地无穷没有尽头,阴阳转化交替更互。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人活在整个世界中,恍若突然被风吹走的尘土一样无常。

愿得(2)(3)(4)力于明君。

愿意展雄才竭心建功,效力于贤明君主。

怀(5)此王佐才,慷慨(6)独不群。

怀抱这样的辅君之才,慷慨而不同流俗。

鳞介尊神龙,走兽(7)麒麟。

鳞甲之类尊崇神龙,走兽类向麒麟归附。

虫兽(8)知德,何况于士人。

动物尚知(归附)有德,何况对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9)(10)已分。

孔子删定《诗》《书》,王业已明显归属。(指孔子立言后世,为无冕之王。)

(11)我径寸翰,(12)藻垂华芬。

驰骋我短小的笔杆,流传文采立言千古。

注释

(1)天地无穷极:《送应氏》诗:「天地无终极」,此作「穷」,穷犹终也。

(2)展:《广雅·释诂四》:「舒也。」

(3)勤:劳也。《左》僖廿八年传杜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4)输:《说文》:「委,输也。」《求自试表》:「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与此意同。

(5)怀:抱也。王佐犹皇佐。

(6)慷慨:《铨评》:「慨,《艺文》四十一作恺。」慨、恺韵同。独不群谓卓然独立,不同于流俗。

(7)宗:尊也。

(8)岂:《铨评》:「张作犹。」按作犹字是。作犹与下句一词之意相应。此四句表达己尊奉皇帝之思想,以示无有二心。

(9)王业:王者之事业。

(10)粲:《广雅·释诂》:「明也。」

(11)骋:《文选·射雉赋》李注引《韩诗章句》:「驰也。」翰:谓笔。

(12)流:《文选·典引》李注:「演也。」藻,《七启》李注:「文采也。」垂,布也。华芬,亦指文章。疑句意复。

文学赏析

《薤露行》是一篇自抒胸臆的五言诗,为曹植后期作品。诗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积极地做出贡献,即使不能建功立业,至少也要立一家之言的慷慨壮志。诗风刚健清新,情感直爽诚笃。

开篇二句气势苍莽浑涵,意境广阔变幻。极言宇宙之无限大,变化之无穷尽。二、三句,顺势收缩,写人生又是那样的如风吹尘之短暂,与头二句形成大起大落的对比,抒发人生短促的感概。

五、六句二句是本诗的警句,其中“忽若风吹尘”句又是本诗的诗眼,“诗眼”犹如人的眼目,它是全诗精神集中表现之处。本诗旨意即由此而来。这自然令人联系到曹操《短歌行》的前四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过曹植的惜人生短暂的实质与曹操还不尽相同。他急于建功立业的思想,更近于追求个人荣名罢了。此二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四句来说,它是由含蓄的抒情,转至直率的表白,他希望在人生有限的岁月里,竭尽全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以辅佐明君,但是,他的个性和社会现实,却使他不能如愿以偿,这就自然引出七、八句“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的牢骚。这一牢骚表现了他对于勋业、荣名的执着的追求,他虽在忧患之中,依然不曾厌弃人生,更不想逃避现实,还保持着年轻时代高傲的秉性,即使被人软禁,孤立于朝政之外,也要通过诗歌高唱自己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

九至十二句,在结构上,又一转折。诗人怀才不遇,但又不愿碌碌无为、随波逐流,空喊“慷慨独不群”也是没有用的,他要给自己开创一条“慷慨独不群”的道路。所以感情也由苦闷而转向愤愤不平了。这四句技法巧妙,托物寄兴,以情言志,承转交错,是全诗的枢纽。“鳞介尊神龙, 走兽宗麒麟”二句,诗意隽永,耐人寻味。“神龙”、“麒麟”是传说中的虫兽之王。其德为虫兽所尊崇。诗人借此自说他那“慷慨独不群”的痛心境遇。情在其中,意在言外,是诗人苦闷情感的至高点,痛极则悲,悲极则愤,激烈之情随之而生。“虫兽岂知德,何况于士人”这二句道破天机,诗人转悲为怒,以愤愤不平之音发出责问,语意双关:一方面从正面明说士人应该比虫兽更为知德;另一方面却在暗自斥责曹睿的心胸狭隘,不如神龙和麒麟。诗人这种急于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表现越是强烈,越使得所谓“明君”忌恨。当他感觉到“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希望全然断绝的时候,于是便只好以致力文学创作来自我安慰了。

最后四句就是表达诗人这一坚定的信念:即使自己不能建功立业,至少也要以自己的文采流传后世,以成不朽之名。“孔氏”二句,盛赞孔子删述诗书的意义之大,这是诗人面对社会现实头脑冷静之后,给自己提出的成名之路。作者先肯定了孔子在文学事业上所做的巨大贡献之后,而后再给自己提出“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之奋斗目标。意谓古人既能在文学事业上立名于后世,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流藻垂华芬”。

总之,曹植在政治上的失败,促使他在文学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他在本诗中“流藻垂华芬”的预言。

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