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白马饰金羁(1)连翩(2)西北驰。

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借问谁家子,幽并(3)游侠儿。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少小去乡邑(4)扬声(5)沙漠(6)

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宿昔(7)(8)良弓,楛矢(9)(10)参差(11)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控弦(12)破左(13),右发(14)月支(15)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仰手飞猱(17)(16),俯身(18)马蹄(19)

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狡捷(20)过猴猿,勇剽(21)若豹(22)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23)数迁移(24)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羽檄(25)从北来,厉马(26)登高堤。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长驱(27)(28)匈奴,左顾凌(29)鲜卑(30)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弃身(31)锋刃端,性命安可怀(32)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编壮士(33),不得中顾私(34)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捐躯(35)(36)国难,视死忽如归!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注释

(1)金羁:金饰的马笼头。

(2)连翩: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3)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4)去乡邑:离开家乡。

(5)扬声:扬名。

(6)垂:同“陲”,边境。

(7)宿昔:早晚。

(8)秉:执、持。

(9)楛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10)何:多么。

(11)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12)控弦:开弓。

(13)的:箭靶。

(14)摧:毁坏。

(15)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16)接飞猱:接射。

(17)飞猱: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18)散:射碎。

(19)马蹄:箭靶的名称。

(20)狡捷:灵活敏捷。

(21)勇剽:勇敢剽悍。

(22)螭: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23)虏骑:指匈奴、鲜卑的骑兵。

(24)数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25)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26)厉马:扬鞭策马。

(27)长驱: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28)蹈:践踏。

(29)顾凌:顾,看。凌,压制。

(30)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31)弃身:舍身。

(32)怀:爱惜。

(33)籍:名册。

(34)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35)捐躯:献身。

(36)赴:奔赴。

文学赏析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还有曹植的「雅好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锺嵘《诗品》上),即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参考资料

  • [1]邢孟志.从侠文化解读《白马篇》[J].作家,2013,16.
  • [2]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60-61
  • [3]张玫,叶浪英主编;许湘云,侯天庆,郑萍等副主编. 普通高等院校民族预科教材 语文 上[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2.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