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词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缫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养蚕词》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了蚕农养蚕的种种辛苦和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最后点明蚕农忙于作丝,是因为又到了“夏税相催时”。全诗描写朴实,结尾议论而以述语出之,不露痕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东家西家罢来往(1),晴日深窗风雨响(2)

东家西邻忙得顾不上串门来往,晴天里蚕室内一片食叶声,好像下雨的声音。

三眠(3)蚕起食叶多,陌头(4)桑树空枝柯。

春蚕进入第三次蜕皮期,食叶量大增,小路边桑树的叶子已经采空,只剩下光光的枝条。

新妇(5)(6)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新妇和姑娘都守箔执筐,又是采叶又是给桑,忙得连头一个月都没有时间梳。

三姑(7)祭后今年好,满(8)如云茧成早。

祈求神灵保佑后,终于盼来了好的收成,茧簇上早早地结满了雪白的茧子。

檐前缫车(9)急作丝,又是夏税(10)相催时。

屋檐下的缫车不停地缫丝,但一想到很快就要催缴夏税,心里又惴惴不安。

注释

(1)东家西家罢来往:旧俗养蚕的月份有种种禁忌,其中之一是停止互相来往。明谢肇淛《西吴枝乘》:“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家家闭户,官府勾摄征收及里闬往来庆吊,皆罢不行,谓之蚕禁。”

(2)风雨响:形容蚕吃桑叶的声音。宋陆游《四月一日诗》有“食叶蚕声白雨来”句。

(3)三眠:蚕蜕皮时不吃不动,如人之睡眠,叫做蚕眠。蚕从出生到作茧需经四眠。秦观《时食》:“(蚕生)九日,不食一日一夜,谓之初眠,又七日再眠如初……又七日三眠如再,又七日若五日,不食二日,谓之大眠。”

(4)陌头:桑田间。田间小道叫阡陌。

(5)新妇:古代对儿媳的称呼,这里泛指中青年妇女。

(6)箔:又叫蚕帘,用竹或芦苇编成的养蚕器具。

(7)三姑:民间传说的蚕神。

(8)簇:供蚕作茧的器具。

(9)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

(10)夏税:夏季八月之前征收的赋税,除缴纳粮食外,还有绢丝等项。

创作背景

《养蚕词》为反映明代初年养蚕人的繁劳辛苦而作。明代征税分两期,上半期的赋税于八月以前缴纳,叫夏税;下半期的赋税于次年二月以前缴纳,叫秋粮。根据诗意,此诗当作于八月之前。

文学赏析

《养蚕词》主体部分着力描写蚕事活动,传神地刻画了紧张的养蚕场面。其沉稳而不失欢快的节奏,意味着丰收美景的预期。结尾一句触及一个不大轻松的社会问题:蚕丝还没来得及生产出来,就到了衙门胥吏催缴斌税的时候了。借此,高启用笔微作顿挫,似不经意地道出了农业生产与整个国家政治组织的血肉联系,也揭示了蚕农生产的压力与生活的艰辛。马克思指出:赋税是统治阶级和行政机构的”生活源泉”。历史表明,国家作为一种强力机器,是在农业发展到有了定居的条件和较多剩余产品之后,由于阶级的分野及其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社会分工如何细化,这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器为了保持和増大其统治强力,都要通过永远无法从根本上剪掉的脐带,源源不断地从农业生产中吸取营养基质。质言之,那脐带就是赋税系统。高启作为一个天性不耐拘束而对政治了无兴趣的诗人,不仅敏锐地观察到这个系统的基本运行图式,而且预感到蚕农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很可能并不能带来像样的生活。经过锤字炼句,他用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又”字,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因赋税盘剥、民生困苦之状反复出现而产生的内心痛楚。他对统治阶级的含蓄批判,对劳动农民的深切同情,都浓缩在其中了。

此诗前六句写养蚕的繁忙和辛劳。后四句写蚕农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害怕催缴夏税的担忧。全诗写蚕家临收茧而繁忙,见茧多而高兴,怕催缴夏税而担忧的生活情景,颇具朴素、真实的风土气息。

作者简介

高启

高启

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他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他的诗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参考资料

  • [1]王 翠.高启的三首乐府诗与农业文化[J].农业考古,2015(3):321-327
  • [2]叶君远 邓安生.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诗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