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贻京邑同好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作品简介
《书怀贻京邑同好》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写给京城友人的抒怀言志之作,首先追述了作者尊儒重教的家世遗风和工于词章的文学修养,继写其成年后怀才不遇,亲老家贫的悲苦境况,最后表达了他对仕途的热望以及期待朋友援引的心情。此诗吐露心曲,真情感人。
译文注释
译文
维(3)先自邹鲁(4),家世重儒风(5)。
我的先祖从邹鲁分支,世世代代崇尚儒风。
诗礼(6)袭遗训,趋庭(7)沾末躬(9)。
学诗习礼遵循祖上遗教,子承父训直至我依然相同。
昼夜常自强,词翰(10)颇亦工(11)。
昼夜苦读时时自强不息,诗文词章已经相当精工。
三十(12)既成立,嗟吁(13)命(14)不通。
到了三十已是而立之年,只可叹命不好时运不通。
慈亲(15)向羸老(16),喜惧(17)在深衷。
慈母一天天接近衰老,一喜一忧都在我心中。
甘脆(18)朝不足,箪瓢夕屡空(19)。
奉养的美味总不能充足,简陋的食器里常常空空。
执鞭(20)慕(21)夫子(22),捧檄(23)怀毛公。
敬慕为富贵宁愿执鞭的孔子,怀念棒檄书喜形于色的毛公。
感激遂弹冠(24),安能守固穷(25)。
因感于挚友在位激起弹冠欲望,哪能够甘心情愿固守困穷?
当途(26)诉(27)知己,投刺(28)匪求蒙(29)。
我是向执政的好友倾诉心愿,不是乱投名札求官场的昏庸。
秦(30)楚邈(31)离异,翻飞(32)何日同。
秦楚两地相隔这么遥远,何时才能与你一齐仕途亨通!
注释
(1)贻:遗留。
(2)邑:城市。
(3)维:语首助词。
(4)邹鲁:周代两个诸侯国名,都在今山东省境内,是周代礼乐昌盛之地。孟子为邹人。此指自己的祖先是孟子。
(5)儒风:儒家的传统。
(6)诗礼:儒家以《诗》《书》《札》《乐》《易》《春秋》为六经,这里用“诗礼”代指儒术。
(7)趋庭:《论语·季式》载,孔子的儿子鲤,一次在庭院里快步走过孔子面前,孔子问他学诗学礼没有,并且告诉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来人们称子承父教为“趋庭”。
(8)绍:承继。
(9)末躬:徼末的自身。
(10)词翰:指诗赋文章;
(11)工:精致,工稳。
(12)三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13)嗟吁:叹息。
(14)命:命运,时运。
(15)慈亲:母亲。
(16)羸老:瘦弱衰老。
(17)喜惧:欢喜、忧虑。《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8)甘脆:美味的食品。
(19)箪瓢夕屡空:形容家庭生活贫穷。箪,盛饭用的竹制食器。瓢,剖葫芦做成的宵水或盛酒的器具。
(20)执鞭:执鞭驾车。
(21)慕:仰慕,敬慕。
(22)夫子:指孔子。
(23)捧檄:东汉时庐江毛义,家境贫穷,以孝行而著称。官府征召他去做官,他摔着檄文,非常高兴。他母亲死后,便辞官守服。后来官府又征召他,他再也不出来做官了。诗人用此典故说明自,已是为侍养老母而求官。
(24)弹冠:比喻预备出仕。《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意谓王、贡二人友善,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5)守固穷:安于困顿的处境。
(26)当途:当道,指执政的人。
(27)诉:倾诉。
(28)刺:名札。
(29)匪求蒙:不是去乞求蒙昧的人。匪同非。
(30)秦:今陕西一带,古属秦国,唐京都所在地。
(31)邈:遥远。
(32)翻飞:鸟振翅高飞,喻指仕途顺利。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孟浩然生平首次远离家园,来到岳阳,干谒当时任岳州刺史的张说。张说喜接宾客,乐于提拔奖掖后进。孟浩然这次干谒没有成功。不久就回到襄阳家中,既以壮志自励,又不得不自舔仕途不遇的创伤,创作《书怀贻京邑同好》等诗作。据此诗“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句,则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稍后,时孟浩然三十岁。
文学赏析
这首咏怀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和渴望出仕施展抱负的愿望。
开篇(首六句):先叙身世,说明自己系孟子后裔,长在世代重儒风的家庭,从小受诗礼之教,并获得了较高的文学修养。四十岁之前的孟浩然,就徜徉在家乡的明山秀水里,培养鸿鸽之志,与兄弟们一起读书习文,为应举入仕做准备,渴望一举成名,光宗耀祖。
接着(中十句)写自己成年后运命不通,怀才不遇,又母老家贫,亟思出仕养亲。从“执鞭慕夫子”以下,反复陈述不能“守固穷”的切切求官之情,渴望当途知己援引,连“羞与鸡鹜同”的意思也不见了。及至奔走于求仕之路,功名之心更盛。
末四句则寄语京邑友人,望援引推荐,早日实现奋飞腾达之愿。所以向京中当政知己表明自己已“弹冠”准备出仕,望故人援引。
全诗慷慨悲凉,风格浑健,颇有建安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