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风·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魏风·葛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研究者多认为这是缝衣女工讽刺穿她所缝之衣的贵夫人的诗歌。此诗塑造了贫困瘦弱、挨饿劳作的缝衣女与服饰华贵、心胸褊狭的贵夫人两个形象,反映了上下层的悬殊和对立。全诗二章,前章六句,后章五句,善于运用对比和细节描写,语言形象生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纠纠(2)葛屦(3)可以履霜(4)掺掺(5)女手,可以缝(6)(7)(8)之,好人(9)服之。

葛藤编的鞋子缠绕在脚上,怎能一直穿到地上落寒霜。这个使女瘦弱纤细的双手,如何缝制出很漂亮的衣裳。只见她提着衣领托起衣腰,服侍尊贵的主妇穿在身上。

好人提提(10)宛然(11)(12),佩其象(13)(14)褊心(15)是以(16)(17)

贵妇一副安然享受的样子,扭动着腰肢向左转过身去,只见她佩戴着精美的发饰。你看她心地多么狭隘偏私,所以我要写首诗把她讽刺!

注释

(1)魏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七篇。

(2)纠纠:缠绕,纠结交错。

(3)葛屦: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4)可以履霜:可以:即“何以”,怎么能。可,通“何”。履:践踏。

(5)掺掺: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6)裳:衣服。

(7)要: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一说钮襻。

(8)襋: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9)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

(10)提提:同“媞媞”,安舒貌。

(11)宛然:回转貌。一说柔顺貌。

(12)辟:同“避”。左辟即左避。

(13)揥:古首饰,可以搔头。类似发篦。

(14)维:因。

(15)褊心:心地狭窄。

(16)是以:以是,因此。

(17)刺:讽刺。

创作背景

关于《魏风·葛屦》的背景,《毛诗序》认为:“《葛屦》,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朱熹《诗集传》云:“此诗疑即缝裳之女而所作。”一般认为这是缝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满,故作此诗而加讽刺;也有人认为这是讽刺丈夫偏心的诗歌。

文学赏析

《魏风·葛屦》全诗共两章,前章先着力描写缝衣女之穷困:天气已转寒冷,但她脚上仍然穿着夏天的凉鞋;因平时女主人对她的虐待和吝啬,故她不仅受冻,而且挨饿,双手纤细,瘦弱无力。尽管如此,她还是必须为女主人缝制新衣。自己受冻,所做新衣非但不能穿身,还要服侍他人试穿,这非常凄惨。

因前章末尾有「好人服之」句,已引出「好人」,故后章作者笔锋一转,着力描写女主人之富有和傲慢。她穿上了缝衣女辛苦制成的新衣,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还故作姿态地拿起簪子自顾梳妆打扮起来。这种举动自然是令缝衣女更为愤慨和难以容忍的。

至此可见,此诗实际上用了一个很简单而又常见的手法,即对比。作者有意识地将缝衣女与女主人对照起来描写,两人的距离立刻拉开,一穷一富,一奴一主,马上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留下了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除了对比,此诗在艺术上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细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或揭示人物性格常能起大作用,小说中常有,诗歌中并不常用。由于此诗有两个女性人物在内,所以作者也进行了细节描写,如写缝衣女只写她的脚和手,脚穿凉鞋,极表其受冻之状;手儿瘦弱,极表其挨饿之状。这两个细节一经描摹,一个饥寒交迫的缝衣女形象便跃然纸上。再如写女主人,作者并没有描摹她的容貌,只是写了她试穿新衣时的傲慢神态和扭身动作,以及自顾佩簪梳妆的动态,便刻画出了一个自私吝啬、无情无义的女贵人形象。

最后要说的是此诗的点题作用。坦率地说,如果没有末尾「维是褊心,是以为刺」两句,仅以前面的描写和对比论,很难说出它有多少讽刺意义;只有至末二句,方显示这诗具有讽刺意味,是一首讽刺诗。这便是点题的妙用。有此两句,全诗的题意便立刻加深;无此二句,全诗便显得平淡。当然,讽刺诗在末尾才进行点题,跌出真意,这是常有的,但这实际上也已成了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3
  • [2]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44-145
  • [3]周明初等 注释.诗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6
  • [4]李山 解读.诗经.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50-151
  • [5]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07-209
  • [6]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