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

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却说巴山,此时怀抱那时节。

寒香深处话别。病来浑瘦损,懒赋情切。太白闲云,新丰旧雨,多少英游消歇。回潮似咽。送一点秋心,故人天末。江影沉沉,露凉鸥梦阔。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是宋末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赠友词,收录于《全宋词》。此词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沙鸥夜宿图,在空旷、寂寥中,体会其充实、幽邃,诸般滋味孕满其中。全词不着痕迹,用词贴切自然,充分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薛涛笺(1)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2)却说巴山(3),此时怀抱那时节。

信笺上面写满相思字句,我打开它一遍一遍地翻看。曾载着友人一起游玩的船儿一直空着,那横在水面上的垂柳也老了许多,心中一缕缕离愁别恨难以断绝。只好望着茫茫沙滩上缓缓移动的月色,生发出无限的悲慨,似要把唾壶口敲碎。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相逢时会说起此时彼此的思念。

寒香深处话别。病来浑瘦损,懒赋情切。太白(4)闲云,新丰旧雨(5),多少英游消歇。回潮似咽。送一点秋心,故人天末(6)。江影沉沉,露凉鸥梦阔。

想起以前在菊花丛中依依话别。自从那次别后,我面容憔悴,连思念之情都没有心绪抒写。老朋友有的像闲云野鹤归隐,有的贫困潦倒没有音信,都已经飘零四散了。退潮的江水像阵阵呜咽。远去的潮水啊,请送一点秋心,给天边的老朋友吧。月色江影朦胧,沙鸥在夜露中酣睡,沉浸在梦中。

注释

(1)薛涛笺:笺纸名。薛涛:是唐代女诗人、乐妓。她创制松花小笺,人称“薛涛笺”。

(2)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3)却说巴山:语出李商隐诗《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太白:山名,即终南山,唐时隐士多居于此。

(5)新丰旧雨: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唐初大臣马周,早年曾困于新丰旅店,这里泛指流落异乡。旧雨:用古诗意,用“旧雨”喻指老朋友,“今雨”比喻新交。

(6)天末:天边,天际。

创作背景

张炎一生中大半在江湖流浪,生活较为潦倒。但能有几个词友赋诗慰藉,也算是给其平淡的生活中寻求一点精神上的支持。他很珍视友情,对朋友有说不尽的相思。在其词作中,赠友词很多,此为其中之一。黄畲《山中白云词笺》卷二:“姚江、陈文卿:姚江,在浙江余姚。陈文卿,号太白山人。别本‘文卿’作‘又新’。按袁桷《清容居士集》有《赠陈文卿》七律一首,又有《次韵陈又新》诗,疑‘文卿’与‘又新’为一人。按《宁波府志》载:‘太白山在鄞县东六十里,视诸山为高,以太白星得名,或曰近有小白岭,故此为太白也。’见朱祖谋校记。”

文学赏析

《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是张炎写给他的友人陈文卿的一首词。这首词情思浓郁,读来令人感慨系之。

此词发端“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二句,谓把写满相思字句的信笺,展开而又叠好,一遍一遍地翻看。于是词人便向对方倾吐自己的思念:“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自从友人离去之后,曾载着他们一起游玩的船儿就空着,那横在水面上的垂柳也似老了许多,不能不让词人心中离恨缕缕,不可断绝。

接着“虚沙动月”一句,写词人只能望着茫茫沙滩上缓缓移动的月色,感慨横生。“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二句,典出于东晋王敦饮酒歌曹操诗《龟虽寿》敲碎壶口事。从“载酒船空”至此,一气贯注。歇拍处“却说巴山”一转,把相逢的希望寄托于未来。

过片“寒香深处话别离”,再回忆起昔日在菊花丛中依依话别,思前想后,皆因“情到深处不自由”。一别之后自己形容憔悴,精力不支,以至于对朋友深切的相思之情,没有心绪抒写。这里透露出了一派物态身境同其萧然心境。虽然无绪再做风花雪月之吟,但是朋友依旧在词人的心中。“太白闲云,新丰旧雨”,意谓旧友归隐,有的闲似孤云野鹤,有的寄于贫困潦倒。“多少英游”已经飘零四散了。此句包含着无限的兴亡之悲、故国之思。

然后词锋一转由叙事抒情转为借景寄情。“回潮似咽”,谓潮水正退潮,像是阵阵呜咽。远去的潮水啊,“送一点秋心,故人天末”。这里“故人天末”当亦有陈文卿在内。而更富情韵的还在词的结尾:“江影沉沉,露凉鸥梦阔。”朦胧月色中,江影沉沉,沙鸥在夜露中酣睡,沉浸在甜美的梦中。词人也想成幽梦,不辞天涯觅故人。但山长水远,忧愁满腹,令人言难尽,梦不成;加之触景伤情,情更难已。

作者简介

张炎

张炎

南宋词人

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还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