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客中九日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满庭芳·客中九日》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主题是渴望回归故里,却又不能做到,表达了对仕途不如意的郁闷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全曲运用想象手法,感情基调哀伤,浓郁的感伤情绪溢于字里行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2)寒,夜坐归心壮(3),又是他乡。

看乾坤大地,清醒的贤者和昏醉的愚人相混,从古到今多少变幻兴亡。昏冥冥灯光暗淡,游子漂泊他乡,夜深闷坐,归乡之心油然猛涨。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4)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明天又是重九。黄酒飘着香味,一年的好景色就在这桔绿橙黄的时光。龙山上,西风在树丛中呼呼作响,吹得人老白发如霜。

注释

(1)客中九日:指流寓他乡时过重阳节。

(2)剑花:指灯心的余烬结为剑花形。

(3)归心壮:谓思归心情强烈、旺盛。

(4)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

创作背景

《满庭芳·客中九日》这是一首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小令。是夜,作者坐在灯前,想到了朗朗乾坤之中的贤与愚、醉与醒、今与古、兴与亡等等,自然又是感慨满怀。忽然看到灯花有些黯淡,便引动了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感叹“又是他乡”。他还想到,今年的年景不错,明天会飘满庆祝的酒香。可是,看看自己客居他乡,秋风已经吹得自己越发衰老,两鬓染霜,也实在是无奈。渴望回归故里,却又不能做到,于是创作了这首小令以表达思乡之情。

文学赏析

当时作者客居他乡,独自一人深夜枯坐,正值重阳,思乡的情绪愈加浓烈,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首句“贤愚醉醒”化用屈原《离骚》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代指持两种人生态度的人。

第二句“又是他乡”,表明作者流寓他乡的次数很多,经常与家人分离,往来奔波。自古重阳节就是游子思乡的节日,唐代王维有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此节日,登高山,插茱萸,饮菊花酒是古往今来的习俗。作者此时正在他乡,定然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在重阳佳节作者独自一人在异乡作异客,仕途的不如意加上对家乡的思念,心中感觉更如五味杂陈。想自己孤寂在此,俯仰天地,世间诸般人物,不论贤德还是愚钝,清醒还是沉醉,都混杂在一起;不管是古时还是现在,兴盛还是衰亡,都不过如此,逃不过时间的摧残。此夜孤寂,唯有青灯为伴,蜡烛因受热而成泪,但此刻的烛泪却令人丝毫感受不到温暖,只有瑟瑟寒意。“剑花”指灯芯的余烬结为剑花形。在这冷肃的寒意中,作者思乡的心情更为迫切,“归心壮”谓思归心情强烈、旺盛。作者用“剑花寒”、“归心壮”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浓,“寒”字体现作者此刻心中的冷意,为与之相对的“归心壮”做了情感上的铺垫。第二天就是重阳节了,身在异乡的作者怎会感到“酒香”呢?此处作者用了想象的手法,体现的是对归乡的期待。“一年好景橙黄”化用宋代苏轼《赠刘景文》中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此处写秋景“橙黄橘绿”以色彩的渐变表现时间的变换,在表达对美好时节赞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龙山上”三句用晋代桓温于重阳率众客幕僚宴集龙山的典故,慨叹自己鬓发如霜,但仍沉沦下僚,流落异乡“吹老鬓毛霜”的“吹”字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无情。最后想象明日重阳佳节的热闹,与现实接轨,以想象的美好衬托现实的悲凉。此曲感情基调哀伤,浓郁的感伤情绪溢于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

元朝散曲家、剧作家,清丽派的代表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参考资料

  • [1]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233
  • [2]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