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更漏子·相见稀》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完整地描写了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上片写相思相忆,下片写忆后愁极。全词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报晓的玉签,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塑造了一位深情的闺中思妇形象。
译文注释
译文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2)澹(3)烟如柳。垂翠幕(4),结同心(5),待(6)郎熏(7)绣衾(8)。
相见总是那样稀少,相忆的时间却很久很久,她那浅浅的眉色已淡如烟柳。入夜,她又放下垂,把同心结系在床头,在熏香的绣被里将郎君等候。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9)美人愁绝(10)。宫树暗(11),鹊桥(12)横,玉签(13)初报明(14)。
城头的月色白如霜雪,蝉鬓的姑娘愁欲断肠。树影在月落时渐渐暗去,鹊桥空空地横在银河上。相思的人儿还不见踪影,只听报晓的玉签在耳边回响。
注释
(1)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两仄韵两平韵,下片三仄韵两平韵。
(2)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
(3)澹:通“淡”。
(4)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说指床头锦帐。
(5)同心:同心结。古人惯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现恩爱同心或结为夫妻。
(6)待:鄂本作“侍”。
(7)熏:熏香。
(8)衾:被子。
(9)蝉鬓:此处用来形容古代美女的发式,指发型梳整得很美观,鬓发薄如蝉翼。崔豹《古今注》卷下: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
(10)愁绝:愁极。
(11)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
(12)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
(13)玉签:古代漏壶中的浮箭。一说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
(14)报明:报天晓。
创作背景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好学,苦心研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这首《更漏子·相见稀》即为温庭筠的“侧艳之词”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文学赏析
《更漏子·相见稀》此词写闺中女子的相思愁情,完整地描述了女主人公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其语言与温庭筠其他词的繁丽风格不同。
上片写女主人公因相忆而成梦。开头就用“相见稀,相忆久”两句,开门见山地抒写了女主人公当时的心情。这两句用赋法,运用简洁明净的语言,交代相爱的男女倍受离别之苦的折磨,点明远人离去已久,由此引出主人公浅淡如柳的眉黛,显示其娴雅柔静的气质和孤寂凄凉的意绪。“眉浅”一句,以局部代整体的手法,写因相思相忆,无由与远人相见而懒画蛾眉,眉薄妆浅,谁适为容,将心情外化,以形写情。尽管如此,她仍然心怀希冀,下面“垂翠幕”三句,直承“忆”字,以昔日的欢聚将女子的深情苦忆反衬出来:翠幕遮掩下,用锦带结成同心结,又用薰香薰了绣被,许下鸳鸯比翼的心愿,接着进入两情欢好的境界。这表现了女主人公的一片痴情。
下片回到现实,写忆后愁极。换头三句见景生情,欢好的往昔如梦,现时所见唯有如雪的月亮,高挂城头,而梦想中人不知何处。女主人公空对城头上的一轮冷月,内心更感悲楚。“蝉鬓美人愁绝”直写主人公无限悲愁,简直是痛彻心扉,把一位深夜独坐的怨女形象,非常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末三句描写黎明光景,深受离别折磨的女子又熬过了这一个漫漫长夜。这三句将女主人公的愁容化入树暗、桥横、玉签报晓的景象中,以景写情,使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由直抒而含蓄,由显而隐,词作亦由此更加韵味深长。下片除“蝉鬓美人愁绝”一句为赋法外,“城上月”两句和“宫树暗”两句,都是女子所见,“玉签”一句,写所闻。正是在这“见闻”之中表现了女子的无眠和“愁绝”。
此词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皆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然而“结同心”“鹊桥横”等痴情苦语,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可是她的期待之情越是殷切,失落之苦便更见沉痛。全词所写:时间由夜而晓;主人公由相思而夜梦,由梦而醒;闺思由直抒而含蓄,由显而隐。这就使词作显得韵味悠长。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11-12
- [2]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8
- [3]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7
- [4]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3-24
- [5]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