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七首诗从不同角度咏写皇宫柳色,以宫女媲美宫柳,结构上起承转合,开阖有致,节奏舒畅,甚有唐人绝句韵度。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御柳(1)如丝映九重(2),凤凰窗柱绣芙蓉。

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染绿了雕凤窗棱,染绿了芙蓉绣帘。

景阳楼(3)畔千条露,一面新妆(4)待晓(5)

景阳楼路边春柳万千,好似少女新妆的容颜。期待着朝阳轻柔地爱抚,期待着晨风里起舞翩翩。

注释

(1)御柳:皇宫中的柳树。

(2)九重:指宫禁,极言其深远。

(3)景阳楼:宫内钟楼。据《南齐书·武穆裴皇后传》载,齐武帝以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妆饰。

(4)一面新妆:清一色的新妆。

(5)钟:一作“风”。

创作背景

《杨柳八首》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参考资料

  • [1]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2-14
  • [2]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59-164
  • [3]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88
  • [4]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9-47
  • [5]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