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促织》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着重写促织之“愁”,表现了“愁”之主人公内心哀怨的无可奈何,反映了生活的苦难在人的精神上的沉重,表现了对无力缫丝的贫家的同情和对那些不事生产而只顾发号施令、逼迫人民劳作的封建大小官吏的指责和讽刺。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一声能(2)一人愁,终夕(3)声声晓未休。

你鸣叫一声,能使一人发愁,你从夜到明,声声鸣个不休。

(4)缫丝(5)替人织,(6)来出口促衣裘(7)

你不会缫丝,又不替人纺织,却强横地出口,催人赶制衣衫。

注释

(1)促织:昆虫别名,即蟋蟀。又称蛐蛐、莎鸡。其鸣声有似织布时织机的响声,往往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仿佛敦促妇女辛勤工作,所以又称促织、催织、纺纱娘。

(2)遣:致使。

(3)终夕:通宵,整夜。

(4)解:懂得,了解。

(5)缫丝:就是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

(6)强:强横、无理。

(7)衣裘:此指官府及富绅之家所用的豪华衣衫。

创作背景

《促织》该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时作者在常州任上。耕者不得食,织者不得衣,瓦者不得居,是中唐新乐府以来较为普遍的主题,反映织妇的苦难,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

文学赏析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头二句写蟋蟀的鸣声,偏重于人物的内心感受,重点落在一个“愁”字上。“一声”“一愁”写愁之切,“终夕”而“声声”写愁之深,第一句起得平,第二句承得缓,皆写蟋蟀之鸣,亦即反复在写愁的深切实在,难以排遣。“声声”这一叠字表现了愁的无可奈何,无法解脱。蟋蟀是草中小虫,难以咏状写生,写蟋蟀而写其声,这是一般的写法,但这里作者由声而及人,突出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愁”是全诗的诗眼所在。愁是人的愁,而愁又由声而起,作者把蟋蟀和听蟋蟀的人并写,互相体证,以突出“愁”这一主旨。

促织声声,终夕不休,致使诗人愁肠百结,辗转反侧,就蛩鸣而浮想联翩,于是便有了后两句出人意表的议论: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其实,妇女缫丝、织布,制衣,是按季节操作的,用不着寒蛩呜叫来催促。特别是那些贫寒人家,促织的呜叫,更使他们悲愁,因为他们已无力缫丝织布。该诗由物及人,表现对无力缫丝的贫家的同情。其言外之意,是借咏促织而讽刺现实生活中那些“饱汉不知饿汉饥”,只会动口而不会动手的人,实现了作者“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诚斋诗话》)的艺术创作主张。

反映织妇的苦难,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孟郊《织妇词》:“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于渍《辛苦行》:“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杜荀鹤《蚕妇》:“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张俞《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都是直接从织妇们的苦难入手,客观地摹写,真切具体。而该诗同是写织妇的苦难,却独出机杼,以咏物诗溢之,由蟋蟀而及人,写出织妇们内心的悲苦,精神的压抑,一切具体的辛劳艰难都尽寓于一个“愁”字当中,特别是三、四句,对促织的怨怪,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好似满腔的积郁怨愤再也抑制不住,一下子进发出来,一吐为快,很有力度。

蟋蟀的鸣叫与人的织衣制裘本不相涉,该诗托物以伸意,由促织而及织妇,这一联想是通过谐音双关完成的。促织,本是一个连绵词,作者却故意裂字析义,化用成“促人织衣”之意,一语双关。又把二字巧妙地安置在三、四句中,使人悄然莫觉,浑然天成。全诗句句写蟋蟀,实句句写“促”与“织”,道织妇之苦而无一字明言,真正做到了“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诗的三、四句是故设反嗔,一声声蟋蟀鸣叫竞成了蛮横催衣促裘的声音,把蟋蟀的鸣叫人格化了,出了意外又让人心领神会,具有一种不露声色的诮皮、幽默、体现了诚斋诗“通灵活脱”的特点。

作者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其特点为: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但只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亦能文。有《诚斋集》。

参考资料

  • [1]杨燕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23-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