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战城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生动地描绘了雁门关城南一场抗击匈奴的激烈战斗场面,表现了唐军同仇敌忾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诗人也通过赞颂汉军将士讨伐匈奴的英勇顽强精神,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全诗描写新颖,气魄宏伟。
译文注释
译文
将军出紫塞(1),冒顿(2)在乌贪(3)。
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笳喧雁门(4)北,阵翼龙城(5)南。
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雕弓(6)夜宛转(7),铁骑晓参(8)驔。
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
应须驻白日(9),为待战方酣(10)。
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地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注释
(1)紫塞:泛言边塞。崔豹《古今注》卷上:“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2)冒顿:即冒顿单于,秦末汉初匈奴的首领,此泛指敌酋。
(3)乌贪:汉西域国名,乌贪訾离国之省称。《汉书·西域传》下:“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其境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借指敌人的根据地。
(4)笳喧雁门:笳喧:胡笳的弹奏声。笳:匈奴乐器,即胡笳。雁门:山名,亦关名,故址在今山西阳高县北,自古即为戍守重地。
(5)阵翼龙城:阵翼:战阵的两侧。龙城:此借指敌方的首府。
(6)雕弓:雕刻有花纹之弓,此代指携带雕弓的士兵。
(7)宛转:犹蜿蜒,队列行进曲折延伸的样子。
(8)铁骑晓参:铁骑:披挂铁甲的精锐骑兵。驿:马脚胫参有长毫之称。参驔(diàn):检查马匹铠甲等。参,检验。驔,一作“潭”。
(9)驻白日:用鲁阳挥戈退日典故。鲁阳,战国时楚之县公,传说他曾挥戈使太阳退回。《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弓而挥之,日为之退三舍。”
(10)为待战方酣:为待:为的是等待,战方酣:战斗正激烈。
创作背景
唐高宗时代,李治当局对突厥、高丽、百济、吐蕃等外族边境发动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汉军将士英勇顽强反击匈奴,卢照邻有感于将士们的这种精神,从而写下这首《战城南》。
文学赏析
这首《战城南》通过赞颂汉军将士讨伐匈奴的英勇顽强精神,表达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全诗充满豪情和雄壮之气,使人振奋,是一首格调昂扬激越的战歌。
诗的首联是严整的对句。“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指出交战的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背景。能征善战的单于冒顿,杀父自立,灭东胡,逐月支,征服丁零,侵入秦之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势力强盛。西汉初年,不时进一步南下侵扰,严重影响西汉王朝。这里以“冒顿”对“将军”,冒顿既已如此勇猛,那么“将军”自然也是身手不凡的。这里为下文的酣战作铺垫。“乌贪”与“紫塞”相对,说明是在异域的。“紫塞”是古代人们对长城的习惯称谓。紫色,象征着高贵、庄严,不可侵犯,正与乌相对。“乌”字后再加以“贪”字,更易使人产生鄙薄感。诗歌利用字词的形、义及色彩在人们心中的定势,巧妙地造成一种邪不压正的气势,既为下文作铺垫,又表现必胜的信心。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照应首句,指出“将军出紫塞”的原因。敌人如此猖狂,汉军自然要奋起抗敌。下句的“阵翼龙城南”也因此有了着落。不但正面迎击,还左右包围,两翼的战阵已达“龙城南”,直捣敌巢。足见汉军之强大,英勇抗击外敌的浩然正气充斥字里行间。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进一步描写抗敌将士的战斗生活。他们严阵以待夜不释弓,晨不离鞍,随时准备飞矢跃马,追奔逐北。比起“枕戈待旦”,“夜抱玉鞍”这样的描写新颖而有气魄。“宛转”“参驔”,既恰当地表现了前方将士紧张而又镇定自若的心情,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诗里虽没具体说明这次交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白日即将结束,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将士们等待迎接决战的胜利,因此从心底发出了呼唤,希望太阳留下来,让他们与敌军决一雌雄。日出日落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应须驻白日”的呼唤,表面悖理而近痴,实则生动地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斗志。这是由“安得长绳系白日” 诗句变化来的。结尾以“战方酣”三字,并未直说战争的胜负,但孰胜孰负已然明了,因为第二联已表明直捣敌巢了。
《战城南》这是一首裁乐府以入律的佳作。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说:“ 卢之音节颇类于杨。”陈仅在《竹林答问》中也说:“六朝之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惟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
- [2]范凤驰.新选唐诗精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3-14
- [3]李之亮 李迪.边塞诗精华.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4
- [4]郭茂倩 编.乐府诗集(插图本).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25
- [5]蓝光中.历代诗歌选读(上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