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一】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其二】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作品简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第一首诗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抒写仕途不通的感慨,欲借酒以排遣愁绪;第二首诗描绘了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第三首诗运用独特的奇想,铲去人生坎坷障碍,用无穷尽的醉酒刷掉心头的愁闷。全诗层次分明而又环环相扣,构思独特,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译文注释
译文
【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一
今日竹林宴(2),我家贤侍郎。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三杯容小阮(3),醉后发清狂(4)。
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其二】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二
船上齐桡乐(5),湖心泛月归。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其三】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刬却(6)君山(7)好,平铺湘水(8)流。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9)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
(1)侍郎叔:即刑部侍郎李晔,李白的族叔。
(2)竹林宴:用阮籍、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晋书·阮咸传》:“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
(3)小阮:即阮咸,竹林七贤之一,是阮籍的侄子。此以以阮籍比李晔,自比阮咸。
(4)清狂:纵情诗酒,无拘无束。
(5)桡乐:谓舟子行船之歌。桡:舟揖。
(6)刬却:削去,铲平。
(7)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湘山,在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
(8)湘水:湘江。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指洞庭湖水。
(9)巴陵:唐县名,今湖南岳阳。
创作背景
乾元二年(759)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获释,迫不及待地返至江陵。直到岳阳,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于是李白、族叔李晔和被砭官的友人贾至一起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了月夜游洞庭湖的三首七言绝句,诗中以阮籍、阮咸叔侄喻李哗及己,抒写其豪兴。
文学赏析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作李晔。「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描绘出一幅酒船管絃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诗意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89
- [2]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435-436
- [3]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8
- [4]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47-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