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拏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崆峒》是近代政治家谭嗣同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山之高和山之奇;颔联写山势之高,并用“隔断尘寰”加以渲染;颈联写崆峒山的松与石,松如“龙斗”,石似“兽奔”;尾联说崆峒山下桃花满谷,远远胜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此诗写景状物,多面展示,形象活脱,富有气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斗星(1)高被众峰吞,莽荡(2)山河剑气(3)昏。

众峰高耸,吞没天边北斗星,山河辽阔,剑气迷蒙泛紫红。

隔断尘寰(4)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5)

隔断人世,烟雾缭绕云似海,划开层岭,一条天路通云空。

(6)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7)兽奔。

松枝四射,伸向天空似龙斗,石生青苔,又如群兽齐奔腾。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8)

举首四望,桃花满谷红烂漫,不必再去,武陵源头寻迷津。

注释

(1)斗星:北斗星。

(2)莽荡:旷远迷茫。

(3)剑气:云气。

(4)尘寰:人世间。

(5)划开天路岭为门:崆峒山岭对峙,如门耸立高空,可直通苍穹。

(6)拏:伸手取。这里指松树伸出枝条。

(7)挟:带。

(8)武陵源:即桃花源,亦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叙的不知人间事、丰衣足食、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因入桃花源避乱者为晋太原中武陵郡渔人,故又称武陵源。

创作背景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作者自家乡浏阳(今属湖南省)赴兰州父亲任所,途经平凉游崆峒山,作《崆峒》此诗。

文学赏析

在《崆峒》这首诗中,作者将自己的人格、理想、抱负、境界,通过对山的描绘,喷吐出来。所以,此诗与其说是写崆峒,不如说是在写诗人自己。

首联先遥看崆峒。“斗星高被众峰吞”,起句即气势非凡。“斗星高”由唐诗《哥舒歌》的“北斗七星高”凝练而成,相传七星和北极星高距天中,而崆峒正位于斗极的座下,几乎可以把它一口吞没,这崆峒有多么高峻,也就尽可想象了。“吞”字极有力,一举点活了“众峰”,它们个个伸长了颈,张大了口,腾腾欲上,咄咄逼人。这自然不是单为写景,“斗星”位于天极,向来是神秘的“天”和神圣的帝王的象征,诗人却要将其“吞”没,这极具有挑战性。此诗当然不是什么“诗谶”,但崆峒这种气吞斗牛的姿态,与日后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冲决气概,真有神似之处,这里的“众峰”,寄托了诗人的人格。“莽荡山河剑气昏”,变换角度,形容山之特立孤高。在崆峒面前,延伸的是无穷的山河大地,在山河的尽头地平之处,是昏暗欲坠的剑气。山河在横向延伸得越远越广,崆峒在纵向就越显得高峻;剑气越是昏昏,崆峒的形象越是昭昭。这句纯用比衬,与上句合看,有虚实相生之妙。值得重视的是,“剑气”象征着“王气”,诗人却直言其“昏”,不能光耀“山河”,其挑战的矛头所指,也是很鲜明的。

颔联是在登山途中。“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这里说的虽是绵邈如海的云、充作山门的岭,但却把云海那隔断尘世人寰的高洁、把山岭那划破天庭的壮烈,突出在每一句的最前头,因为那些才是与他的人格相感应的。这两句用词亦极有力,丝毫不逊色于上联。云海本来只是遮掩了尘寰,诗人却说成是隔而断之、与尘寰完全不相见,亦完全不相连;山岭本来只是高人天中,诗人却使它们如利斧、如长剑,要在混沌冥顽的“天”上强行划开一条路来,措词雄壮有力。当然这中间有诗人摒弃一切俗见的决心,有诗人敢于开拓的志向,也是非常鲜明的。

颈联是山上的具象。“松拏霄汉来龙斗”,只见山上的群松,不止是常言的“傲立苍穹”而已,它们更如有利爪,紧紧地在天上抓着、摇撼着神圣不可侵犯的“霄汉”,天上的群龙为卫护天庭,而卷人恶斗。“石负苔衣挟兽奔”,那微不足道的青苔,诗人却看成了厚厚的、被石块沉沉地背负的“苔衣”,但这巨石虽然负重,却绝不凝滞,它们在山中奋力地翻滚,敢与天斗、不惧“天威”;肩负重任、奋勇向前;这,无疑也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尾联诗人登高回望之际,不能再抑制被崆峒所催生起的豪情,他忍不住要直抒了。“回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诗人终于自身跃入了诗境。他穿过了云海攀上了山岭,礼赞了高处的青松与巨石,向前,已经够满足了,回望,又看到了新的境界。那远近起伏的山谷中,开满了鲜红的桃花,一片灿烂的、旺盛的、热烈的光彩。这或许是对诗人敢于“吞”、敢于“划”、敢于“斗”、敢于“奔”的最好慰藉, 或许正是诗人吞划、斗、奔所期待的硕果。无论是何者,都令诗人精神焕然,积极向上,他断然否定:不,那里不是遁世者的“武陵源”,决不会去寻问通向“武陵源”的道路。

《崆峒》这是一首劲气贯注,具有挑战气概和饱满劲力诗作,与谭嗣同个性中那种“冲决网罗”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此诗中的崆峒山是诗人自身人格的体现。

作者简介

谭嗣同

谭嗣同

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官江苏候补知府、军机章京。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积极参与新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六人为清廷所杀,史称“戊戌六君子”。工于诗文,其诗情辞激越,笔力遒劲,具有强烈爱国情怀。作有诗文等,后人编为《谭嗣同全集》。

参考资料

  • [1]马世一编著. 古诗行旅 元明清卷[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241-242.
  • [2][清]谭嗣同著 刘玉来注析. 谭嗣同诗选注[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51.
  • [3]褚斌杰主编. 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下[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1,192-193.
  • [4]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历代励志诗鉴赏 生当作人杰[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