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离肠宛转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清平乐·离肠宛转》是金末元初的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主人公在情郎远去后愁肠欲断至颜色憔悴,登楼盼望音信却更觉孤寂;下片写暮春时细雨潺潺而主人公在杜鹃声中凭窗远望的景象。全词情景交融,流畅柔婉,语言清丽,韵味隽永。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离肠(2)宛转(3),瘦觉妆痕浅(4)。飞去飞来双语燕(5)消息知郎近远(6)

因思念远人而愁肠曲折辗转,本来粉黛不施更觉妆痕轻浅。双宿双飞情语呢喃的燕子,你们可知道我郎君行踪近远的消息?

楼前小雨珊珊(7)海棠帘幕(8)轻寒。杜宇(9)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楼前小雨连绵不断,绣有海棠花图案的帘幕里也透进春寒。杜鹃鸟一声声啼叫,似乎在说“春光消歇不如归去”,远望树梢之外是无数环列的青山。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双调,八句,四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2)离肠:离别的心情。

(3)宛转:曲折,展转。

(4)妆痕浅:既无心妆扮,妆痕也难掩瘦消面容。浅,即脂粉已褪色。

(5)语燕:情语呢喃的燕子,一作“乳燕”。

(6)消息知郎近远:“知郎近远消息”的倒装。

(7)珊珊:本指玉佩声,这里形容风雨声。

(8)海棠帘幕:绣有海棠花图案的帘幕。

(9)杜宇:即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失国后精魂所化,在春夏之交,常彻夜不停啼鸣,其叫如说“不如归去”。

创作背景

《清平乐·离肠宛转》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词人关心国家兴亡,关心百姓疾苦,在政治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此词大概是在金国被元人所逼得危在旦夕时所作,旨在借男女离情喻家国之感。

文学赏析

此词以委婉细腻的笔触,描述女主人公的相思情,表现了她内心孤寂愁闷与期盼的复杂情感。上片前二句上句写她为离愁缠绕而焦灼缭乱的心态,下句写情郎远去后,她愁肠欲断,衣带渐宽,郎不归,无心思梳妆打扮,乃至颜色憔悴。接下二句写她登楼盼望音信,所见却是一对雏燕飞来飞去,呢喃娇啼,软语欢歌,自由嬉戏,这更触动女主人的孤苦心灵,更添孤独寂寞之情。下片写时当暮春,细雨潺潺,轻寒似秋,身处其境,倍觉凄凉满怀。其中,“小雨珊珊”和“帘幕轻寒”刻画了主人公心理的独特感受,映照出她心头郁积而难以排遣的孤单和离愁,景随情迁,雨声和帘幕本来的声响和色彩,在主人公的心理上都改变了原来的质态,加重了主人公的愁苦。末二句杜鹃声中春去,春光不再,行人未归;收尾凭窗远望,“树头无数青山”,正所谓“行人更在青山外”。

《清平乐·离肠宛转》全词先抒情,后写景,抒情则情中有景,写景则景中有情,通篇情景交融,流畅柔婉,语言清丽,韵味隽永。

此外,在艺术上,此词有三大特色。

首先是观察点的选择运用。词的开头两句,交代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点明相思题旨。读者可以看到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慵倦无聊,形容憔悴。接着下的描写,全以女主人公为观察点,用电影术语说就是“主观镜头”。下片由室内转向室外,隔着帘幕,看到珊珊的小雨,细细的雨丝,织成一片迷惘的愁绪。绣有海棠花图案的帘幕随风飘动。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叫,循声望去,不见郎踪,只有平林外的一抹青山,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种主观的观察点,如同一根潜隐的情丝,把一个个意象连成一体,读者次第读来,会不自觉地移就主人公,更直接而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那孤独冷清的心理氛围。

其次是即景传情。这首词除开头一句外,几乎全是写景。然而由于主观镜头的运用,以“我”观物,故景物皆着女主人公之情绪色彩。暮春微雨,孤独庭院,是婉约词的典型意境。一个年轻的女子,独处闺房,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成双的燕子飞来飞去,更衬托出她的孤独与凄凉。杜鹃是历来词人倾注情感最多的一种生灵,因为关于它有那美丽伤感的传说,因为它那悲切的啼叫,也因为它总是在花事凋零的暮春时节出现。词人利用这些积淀着特定情感的审美意象,使相思之情,见于言外。末尾两句使用了骈句,使词更为传神。

最后是文心的细腻,这和所要表现的细腻的情思是相应的。女主人公因相思而消瘦,容光顿减,铅华盖不住黯然之色,故曰:“瘦觉妆痕浅。”听燕子呢喃而想问讯郎君行踪,正足以见出女子的一片痴情。结尾的“树头无数青山”一句,显然是楼上远眺之景。词人对空间的准确把握使读者如临其境,增强了全词的真切感。

作者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参考资料

  • [1]夏传才 编著.中国古代爱情诗选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78-179
  • [2]李元洛 选评.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187-188
  • [3]薛玉坤,鞠婷,何抗 著.古小词精华.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174-175
  • [4]温庭筠,等 著;崇贤书院 释译.图解婉约词.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249-250
  • [5]曹余章 主编.历代文学名篇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06月第1版.547-548
  • [6]杨新民 评注.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 爱情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