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桑茶坑道中八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写的是作者在安徽泾县桑茶坑道中所见的农民生活和劳动场景,展现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诗人撷取春末夏初田园憩息的小景,以作画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有画,意韵悠长。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本来是动的景物,准确地摄下了动的画面,本来是静的景物,也能写活。
译文注释
译文
两边山束一溪风,尽日行程在井中。
因受两边的山峰山的限制,溪上的风特别强劲,整天的行程都像走在井中一样。
犹喜天围能里许,井中那得个宽通。
还是喜欢天把这口“井”围了一里多地,这样在“井”中还是觉得很宽敞通畅的。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当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未就职,并请求任祠禄官,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自是不复出矣。”(《宋史·杨万里传》)这首诗是杨万里当年在安徽泾县桑茶坑路上所作。
文学赏析
这组诗共八首。《田塍莫笑细于椽》一诗写出了安徽乡村的耕种状况,暗示了农民艰辛的生活状况。前两句是写农民挖空心思,尽可能地利用耕地。“田塍莫笑细于椽”的正常语序为“莫笑田塍细于椽”。后两句说在置锥之地上建屋,暗示了农人生活的艰苦。此诗仿佛一幅农田图,画面的主题是:桑茶坑的农民没有让一寸能够种植的土地闲置。为了能多种桑菜,田埂可以“细于椽”;房屋不建在田边平坦之处,而是建在不能耕种的山脚下;山岭上虽然不能种粮种菜,但是能种树,就把柿子树和栗树种到山头。“驱”字用得非常巧妙,仿佛柿树栗树本来不愿上山,而是像牛羊一样被人赶上山去的,这不仅给诗添了几分趣味,也让人联想到农人“驱”树上山定然是费了不少力气。
读罢全诗,人们固然会赞叹农民挖空心思利用土地的智慧,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生发感慨:如此辛劳,却也只换来“置锥之地”作为安身之所!杨万里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也曾到江南东路各州县巡查,在那次巡查途中他写过《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诗,其中一首与上面选的这首小诗非常类似:“斫地烧畲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这或者就是桑茶道农田图的画外之音。
《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诗描写山农耕作之苦。“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作者走在桑茶坑道中,远远望去,星星点点,半山腰中停留着数个“沙鸥”,他们一足钩住山岩,另一足却无站立之处,只好翘在半空中。写沙鸥,形态逼真。走近一看,“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原来是山农在陡斜山坡间开垦荒地。他们手脚伸展不开,抡起锄头无处使力,站脚之处只能一足钩地,一足翘起,正是百般无聊。
从这首绝句中可以看到,为了养家糊口,完税交粮,农民对土地是多么珍惜,他们充分利用土地,但还不满足,还要“垦斜崦”,不顾生命危险,连半山腰中的立锥之地也要想方设法开发利用。因为已有的土地收入,还不足以养家活口。那“倚锄无力”的神态和“政无聊”的心情,都可以使读者想得很多、很远。其实造成南方土地如此紧张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北方,南宋统治者将北方大块大块的土地,拱手送给了金国统治者,以换取苟且偷安的享乐生活,他们从来无视农民对土地的渴求,不思收复沦陷了的大片北方国土。当时,南宋与金国以淮河划界,不要说淮河以北辽阔国土丧失殆尽,就是淮河南岸肥田沃壤,因怕金军骚扰,也不敢耕种,荒芜良田达四五十万亩以上,令人心痛不已。所以,“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过石磨岭峦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秧畴夹岸隔深溪》一诗写秧田和水源。“秧畴夹岸隔深溪”,写景如在目前。但作者并不是悠闲地欣赏这田园风光,而是看到“溪”那么“深”,关心“东水何缘到得西?”再一看,放心了,高兴了,于是又摄了一个镜头:“溪面只消横一梘,水从空里过如飞。”这个镜头不仅摄得很巧妙,还在明快的色调中蕴含了对山农的劳动和智慧的赞颂之情。
《晴明风月雨干时》一诗描写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同时描绘了儿童牧牛与牛吃草的动态画面,营造了生机无限的意境。全诗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诗中浸润着古典的静穆与纯净。
首句写得平易,“晴明风日雨干时”,点明一个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阳光透亮,风儿流畅,地面的积水正被阳光蒸发,被风儿吹干。一雨一晴,风调雨顺,又是农业生产的好时光。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动的。“草满花堤水满溪”,在这样好的气候条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齐平,这种情景用“满”字是合适的,常见的;而以“满”字写堤上花儿草儿繁盛之状,原也不足为奇,但“满”在这里作为动词,仿佛青草有意识地去装点堤岸一般,这就生动有趣了。这样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处啊。于是,诗人的眼睛发现了“童子柳阴眠正着”,童子在柳树的浓荫下酣睡。在诗的节奏上,第三句是个顿挫。前两句写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满生气和动态,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却呼呼大睡,一动不动。轻快的诗歌节奏在这里仿佛停了下来,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绪上的顿挫,是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童子的牛在哪儿呢?牛儿吃着吃着,已经挪到了柳阴的西边去了。因为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动着。画面因牛的活动,又活动起来。这样一静一动,和谐自然。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态写活了,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律“动”;第三句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加上第四句“一牛吃过柳阴西”的时动时静,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整首诗从感情色彩上看,实质上是一首自然界旺盛生命力的赞歌。在读者面前出现的晴明风雨、花草水流、牛,都有一股勃勃生气。出现在诗中的人物,又是一个童子,正是生命力旺盛的年龄,他的睡眠,正是他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表现。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本来是动的景物,他准确地摄下了动的画面,如“水从空里过如飞”、“一牛吃过柳阴西”等等;本来是静的景物,他也能写活,如“尽驱柿栗上山巅”、“沙鸥数个点山腰”等等。还有,画面里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思想意义,并非一览无余。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章楚藩 等.杨万里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