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贫士七首·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咏贫士七首》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孤云、独鸟自况,象征着诗人孤独无依的处境和命运,表现出诗人守志不阿的高洁志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万族(1)各有(2)孤云(3)独无依。

万物各皆有倚靠,孤云飘荡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4)

昏昏消散灭空中,何日才能见光辉?

朝霞开宿雾(5)众鸟相与飞(6)

朝霞驱散夜间雾,众鸟匆匆结伴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7)

孤乌迟迟出树林,太阳未落又飞归。

量力守故辙(8),岂不寒与饥?

量力而行守旧道,哪能不苦受寒饥?

知音(9)不存,已矣(10)何所悲。

知音如果不存在,万事皆休何必悲!

注释

(1)万族:万物。族,品类。

(2)托:依托,依靠。

(3)孤云:象征高洁的贫士,诗人自喻。

(4)馀晖:即“余晖”:留下的光辉。

(5)朝霞开宿雾:朝霞驱散了夜雾。喻刘宋代晋。

(6)众鸟相与飞:喻众多趋炎附势之人依附新宋政权。相与:结伴。

(7)未夕复来归:天未黑时又飞了回来。喻诗人辞官归隐。

(8)量力守故辙:量力:根据自己的能力,犹尽力。守故辙:坚持走旧道,指前人安守贫贱之道。

(9)苟:如果。

(10)已矣:犹算了吧。

创作背景

《咏贫士七首》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当作于南朝宋元嘉三年(426)陶渊明拒受江州刺史檀道济所馈粮肉前后,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之作。

文学赏析

这些诗歌通过对古代贫士的歌咏,表现了诗人安贫守志、不慕名利的情怀。这七首诗各诗相对独立,而又有分有合成一整体。一、二首为七首之纲,第一首写自己高洁孤独,抱穷归隐;第二首叙自己贫困萧索之状和不平怀抱,而以“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启以下五首分咏历代贫士操行妙理,第七首末云“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呼应二首之末,表达自己远鉴前修,将固穷守节以绍高风的志向。

其中第一首诗十二句,四句一层分三层,二景一情,诗旨在最后四句的抒情,而可堪玩味的是前二层的景语。

第一幅景象当是黄昏所见,万物均有所依托,唯有空中那一抹孤云,无依无傍,在昏昏冥色中渐渐飘向不可知的远方,诗人不禁感慨:何时才能见到它的残光馀辉呢?恐怕是不复再见了吧。第二幅是晨景,旭日染霞,驱散了隔宿的重雾,百鸟在霞光云天中翻飞,而独独有一禽迟举,它出林不久,未等天晚,又归还于故林。

诗末的感慨,是诗人经过一夜的感情酝蘖而来的。黄昏时,诗人因孤云远逝于昏冥之中而兴感,“何时见馀辉”,以反问出之,正见老人迟暮,预感生命无多的心境。于是很自然地会对人生的历程作反思,经过一夜不眠的回顾思索,诗人对自己的归隐而穷终于无悔,于是又借晨景一幅以引出感想,当初因不满于如众鸟向日般趋炎附势的世态,而久不从仕;后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山,却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旋即归去来,正如那迟出早归的独鸟一般。于是他感慨道:自己坚守平素的生活道路,本是经过反复,量力而行的。也自知,这种生活免不了饥寒交煎的困苦;但是旧友零落,世无知音,既然如此,在贫困中终此一生,也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何所悲”是解脱之词,更可见作诗其初诗人实是悲慨盈怀。

《咏贫士七首》在诗史上的意义极可注意,从诗体来看,它合阮籍《咏怀》与左思《咏史》于一体,钟嵘谓陶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合《咏贫士》观之,正可见建安正始之风由晋而宋之传承。再以返观陶潜它作,可见洵如朱熹所云,陶诗之平淡之下实有豪放,“但豪放得不觉来耳。”(《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因此这一类诗,正是解开陶诗与建安风骨关系的钥匙。

从诗章组织看,组诗虽不起于陶,但如阮籍《咏怀》、左史《咏史》等,均各诗并列,是相近题材之组合。而《咏贫士七首》,有总有分,首尾呼应,脉络贯通,将组诗形式推进到新的高度,启后来杜甫《秋兴八首》等先声。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