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五諲归宣城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

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送张五諲归宣城》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围绕送别主题,紧扣“宣城”展开。首联极写宣城路途遥远;颔联写宣城地方偏远,别有一番生活情趣;颈联写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尾联以不堪猿啼,凸显行人的无限伤感。全诗章法谨严,情景交融,无限深情意在言外。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五湖(2)千万里,况复五湖(2)西。

五湖离京城有千万里之遥,何况你要到五湖西边去。

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4)

渔人在南陵城郊打鱼,百姓人家在春谷溪生活。

欲归江淼淼(5),未到草萋萋(6)

想要归去正逢江水滔滔,还没到宣城草已经茂密萋然。

忆想兰陵镇(7),可宜猿(8)啼。

想您辞别友人到兰陵镇,哪堪再听到凄厉悲切的猿啼声。

注释

(1)张五諲:张諲,生卒年未详,排行第五,永嘉(今属浙江)人,王维友人。

(2)五湖: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在宣城东。

(3)南陵郭:指南陵戍。晋置,故城在今安省繁昌县西北。唐时宣城府下辖南陵县。

(4)春谷谿:宣城境内溪流。谿,同“溪”。谢朓《宣城郡内登望诗》:“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5)淼淼:水大貌。

(6)萋萋:草盛貌。

(7)兰陵镇:兰陵一般指今山东省兰陵县,东晋年间兰陵已不归其所辖,东晋在今江苏省武进地区设南兰陵郡。

(8)更:一作“夜”。

创作背景

《送张五諲归宣城》此诗为王维送友人张諲归宣城而作,当与《送张五归山》作于同时。当时朝局动荡,小人当道,不少士大夫失望辞官。《旧唐书》记载,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张諲擅长书画,尤工山水,曾同王维一起隐居嵩山,后来出仕,官刑部员外郎,又与王维同朝,二人互相酬唱,交情很深。张諲归宣城,王维作此诗送别。

文学赏析

《送张五諲归宣城》这首诗围绕送别主题,紧扣“宣城”展开。与《送张五归山》不同的是,此诗没有特别直露的情感表达,但前代的诗家非常欣赏这首诗的章法,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此诗起句“五湖”二字,带出题中“宣城”这一地点,“千万里”极写路途遥远,但以实际情况而论,“千万里”的距离形容不算夸张。安徽宣城与陕西长安间的直线距离有一千多千米,以古代的交通条件要跋山涉水走好几个月。“况”字引出友人要去比五湖这种偏远之地还远的地方。虽然没有直接写诗人为友人如何担忧,但这种担忧以及友人旅途的艰辛,都已间接流露出来。三、四两句实写宣城,在唐代的长安人看来,宣城地方偏远,百姓们在城郭里、溪谷间安然自得地生活,而少有繁华的纷扰,别有一番生活情趣。“欲归江淼淼”以浩荡的江景突出旅途涉水渡江的艰辛,“未到草萋萋”以草的生长写出旅途的漫长,可以想见一片萋草中的行人,心境是多么凄凉寂寞。末句以不堪猿啼,凸显行人的无限伤感。这首没有“泪”“伤”“悲”等感情词汇的送别诗,表达不太直白、热烈,但此诗章法谨严、情景交融、无限深情意在言外,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诗佛)

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 [1]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131-133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