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鼠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

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狐鼠》是南宋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用“狐鼠”“虎蛇”比喻恶吏,揭露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独霸朝政、肆意横行。颔联写贪官污吏不知王法,会遭到天谴。颈联刻画贪官污吏狠恶的形象,官无忌惮,民无活路。尾联揭露百姓敢怒不敢言,只盼有一个清官伸张正义。这首诗对贪官污史的揭露入木三分,全诗流利自然,取譬设喻,各尽其妙;明讽暗刺,酣畅淋漓,艺术表现力极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狐鼠(1)擅一窟(2),虎蛇行九逵(3)

城墙上的狐狸和土地庙里的老鼠满满一窝,恶虎毒蛇横行于都城大道。

不论天有眼,(4)地无皮(5)

不管上天有眼明鉴,只知贪污将地皮都刮走。

(6)肥如(7)民鱼(8)烂欲(9)

官吏个个似肥如瓠瓜的野鸭,百姓似鱼肉被踏作烂泥。

交征(10)谁敢问,空想素丝诗(11)

用各种名义征收的苛捐杂税谁敢质问,空盼能有清官来伸张正义。

注释

(1)狐鼠:是“城狐舍鼠”的简称,语出《韩非子》。城狐:城墙上的狐狸。舍鼠:土地庙里的老鼠。这句的“狐鼠”与下句的“虎蛇”都比喻仗势作恶的官吏。

(2)擅一窟:满满一窝,指恶吏众多。

(3)九逵:指都城大道,又称九衢。“行九逵”也指恶吏众多,又有横行霸道的意思。

(4)但:只。

(5)地无皮:指官吏把地皮刮走了。

(6)鹜:鸭子。

(7)瓠:瓠瓜。

(8)民鱼:这句的意思官吏鱼肉百姓。

(9)糜:煮得稀烂的粥。

(10)交征:交相征收,指用各种名义征收的苛捐杂税。

(11)素丝诗:指清官。

创作背景

《狐鼠》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在南宋官至刑部尚书,对宋代官府机构庞大,人事臃肿,大大小小的官吏非但无济于国,反而鱼肉百姓的现状深恶痛绝。于是作者写下这首诗抨击当时弊政,讥刺朝政。

文学赏析

《狐鼠》这首诗的前四句描摹了官吏横征暴敛的真实图景。“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描绘虎狼遍地游窜之态,酷吏劣绅无处不在。李白《蜀道难》中有“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之句,将祸国叛乱、残害百姓的军阀喻为虎蛇。作者此处以“狐鼠”和“虎蛇”对举,工整之余更显用意之深。透过诗人笔锋,这些蛇鼠官吏在城中肆意游走、横行乡里的丑态毕现,大街小巷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丑恶嘴脸。“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状官吏肆意剥削之举,将民脂民膏搜刮殆尽。前句化用东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的诗意,反衬酷吏之胆大妄为;后句套用俗语“刮地皮”,喻贪官暴敛无厌的含义,突出了官吏的无耻行径。这二句生动地刻画了这帮城狐社鼠的凶恶面目。他们哪管天公有眼,只顾搜刮民财,恨不得掘地三尺,榨尽百姓最后一滴油水。“天有眼”、”地无皮”虽是前人陈语,但经诗人用于同一联中,加强了情感效果。

后四句反映了受难百姓的悲惨境遇。“吏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以“肥吏”衬“烂民”。诗人明写鸭肥如瓠,实为比喻贪官污吏像肥鸭一样摇摆自得的丑态。在官吏阔绰生活的对比下,百姓的惨境更加明显。他们就像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在官吏的搜刮、欺压下,人们身心憔悴,生活渐趋崩溃的边缘。“交征准敢问”,一语迸发出百姓愤怒之音。尽管愤怒,人们却无力改变现状,只好寄希望于幻想,“空想素丝诗”记载了百姓由产生希望到希望破灭的过程。百姓想诵“素丝”诗,是在企盼吏治清明,饱含希望之语。而着一“空”字,则使他们瞬间跌人失望之中,人们不得不从幻想中醒来,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全诗多处用典,可谓“无一字无来历”,体现了洪氏诗风受江西诗派影响之大。江西诗派主张“化腐朽为神奇”、“以故为新”,该诗深明其意,取前人陈爵却能点铁成金。

作者简介

洪咨夔

洪咨夔

南宋文学家、诗人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潜阳)人。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举进士,授如皋县主簿,历任成都府通判、秘书郎、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等官职。有《春秋说》、《平斋文集》、《平斋词》。

参考资料

  • [1]《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1232页
  • [2]马世一编著;孙文心,马天牧,马天放等编写.古诗行旅 宋辽金卷.语文出版社.2014.08.第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