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送别友人张继的诗作,前半从时局和个人切入,肯定张继虽历经浮沉仍心系社稷的壮志;后半则转向诗人自己,以春风绿草、明月归云等意象寓含别后深情与自身被贬的哀愁。全诗情感丰富,前半慷慨激昂,后半委婉哀伤,流转自然,展现了刘长卿诗作风格由慷慨渐向哀婉的转变过程。
译文注释
译文
时危(2)身赴敌(3),事往任浮沈(4)。
时局动荡不安你挺身而出奔赴前线抵御敌人,如今战事已毕,过往经历就任凭它在岁月浮沉。
末路(5)三江(7)去,当时(6)百战心。
你将踏上归途去往三江之地,但那颗在战场上锤炼出的坚韧不拔的心,却依然炽热如初。
春风吴苑(8)绿,古木剡山(9)深。
吴地的园林将披上嫩绿的新装,生机盎然;而剡山深处,古老的树木郁郁葱葱,更显幽深静谧。
千里沧波(10)上,孤舟(11)不可寻。
而我乘一叶孤舟,在辽阔无垠的江面上渐渐远去,身影消失在千里外的苍茫水域之中,让人难以寻觅。
注释
(1)张司马:即张继,中唐诗人,字懿孙,襄州人。
(2)时危:时势危难。
(3)赴敌:一作“赴越”。
(4)浮沈:比喻盛衰和升降。这里指诗人与张司马二人的官职变迁。时诗人被贬为长洲尉摄海盐令。
(5)末路:一作“万里”。
(6)当时:一作“孤舟”。
(7)三江:《国语》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
(8)吴苑:即长洲苑,吴王之苑。一作“吴渚”。
(9)剡山:即剡溪两岸之山。在今浙江省嵊县境内,即曹娥江上游。这里泛指越地。
(10)沧波:一作“沧洲”。原指水边。因隐者多中意于彼,故常代指隐士居处。
(11)孤舟:一作“归云”。
创作背景
乾元元年(759)二月,刘长卿在长洲尉上因刚而犯上入狱,旋即贬为南巴(今广东电白县东)尉。自此以后,他的诗风由盛唐之风转为中唐之风,《从军六首》中的慷慨悲壮之气,不复再见,多的是个人失意的苦闷和羁旅愁怀,风格走向工秀细淡。《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这首送给张继的诗,就是这时候的作品。此时刘长卿仍在长洲,而送走张继后,他自己便要动身去南巴贬所了。
文学赏析
送人之作,一般多以写景起笔。或以景写送别之地,或以景写送别之时,或将二者融为一体,在写景中寓含着惜别之情。这种写法,既符合生活逻辑,又容易表达情思。由于律诗比绝句多了两联,写景就更显得从容,内蕴也就更深厚,因而多为诗家习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写景如不可能,只有另取笔墨。刘长卿此诗从时局起笔,而非像一般送别诗那样起笔于景,就不是艺术上的“同调”,而是现实生活的“启迪”。张继是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此时有个“司直”的小官,前期浮浮沉沉,想来蹭蹬不少,故首联先言时局,后言张继遭遇,饱含了感同身受的慨叹。
颔联依然送张继。这两句是说张继虽然身去万里,但心在魏阙,将不以“事往”“浮沉”为意,有为社稷百战百胜之心。“末路”而有“百战”之心,“事往”“浮沉”而“任”往,感而不伤,大有盛唐慷慨之音。清人翁方纲说刘长卿的五古体诗“可接武开、宝诸公”(《石洲诗话》),其实就是五律中,也不乏此等佳句,此处便是实例。
但接下去的两联,便是中唐风貌了。“春风”一联,是点出送别之地,送别之时。诗人由送别之地(长洲苑)的草绿,想象到越地古木之深,虽未言事,但二人别后可能所遇之事,已寓含其中;虽未言情,但已含异地同心之情。但这种“事”和“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发挥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才能有所领悟。
尾联“明月沧洲路,归云不可寻”是说:我将被贬到岭南幽僻的南巴,犹如一片孤云,回归何日,实在难以预期了。
《送行军张司马罢使回》这首诗前半写友人,语中不乏慷慨之音,是对朋友的肯定和鼓励;后半写自己,委婉哀伤,把盛唐的雄浑奔放与中唐的伤世忧己融为一体,让读者看到了两种诗风迁移转化的痕迹。从此以后,刘长卿诗作中慷慨之气渐减,哀惋之音渐增,伤时悼世和对个人身世的感慨,逐渐成为他诗作的主调。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焦文彬.大历十才子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35
- [2]乔亿.大历诗略笺释辑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38-39
- [3]杨福生.唐代律诗赏析.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