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所写的一首词,收录于《全宋词》中。该词上片描写了词人对屈原的纪念以及对人世的感慨,下片通过对周围风景的描写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以及对报国无门的苦闷。全词寓情于景,独具清刚超拔之气。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鱼龙(1)舞,湘君(2)欲下潇湘(3)浦。潇湘(3)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水上的龙舟和水中的鱼儿随波逐舞,为什么呢?纪念在湘江边投水自沉的屈原。岁月流逝,千年一回,人间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兴亡更替!绿波起伏,江流依旧,湘水堤岸,古柳轻絮。

无尊酒(4)酬端午,移舟(5)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6)

没有佳酿为端午节献祭,独自泛舟明山脚下,在淅沥的山雨声中静听遐思。白发孤客,面临浩瀚无边的洞庭湖水,怀念古人,一腔愁绪,万千感慨。

注释

(1)鱼龙:水上的龙舟和水中的鱼儿。

(2)湘君:指屈原。

(3)潇湘:潇水和湘水。

(4)无尊酒:无:没有。尊酒:佳酿。

(5)移舟:独自泛舟。

(6)怀古:怀念古人。

创作背景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这首词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五月五日,时值金兵入侵,湖湘一带又有贵仲正等作乱,当时词人正在湖南避难,这首词写于洞庭湖的船上,词中抒发了自己的兴亡之慨和忧伤情怀。

文学赏析

开篇二句词人以“鱼龙舞”喻示湖湘一带贵仲正等的作乱,用“湘君”喻指朝廷,点明了朝廷欲出兵平乱之事。“鱼龙”二字隐蕴了词人对贵仲正等人的深深鄙夷。

“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三句写词人于叛乱被平息后所看到的眼前之景,抒发了他心中的兴亡之慨。

换头二句写避难的词人孤独落寞的境况:端午节无酒以酬,只能独自往明山听雨,毫无半丝节日氛围。

末三句以雨声衬悲情,声情凄苦,突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情怀。

全词语言精炼凝重,意境苍凉凄苦,在宋代众多端午词中,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简介

陈与义

陈与义

北宋末、南宋初诗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集》《无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