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贾生》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借贾谊的不幸命运,来表达他对现实的忧虑。前四句咏史,写贾谊遭遇之不幸。首联道其才学,年少而明悉天下治乱。颔联言其性格,忧国忧民,坚持立场,突出了贾谊形象的最主要特点。后四句伤今。颈联以为贾谊可为异代知音,而现实中罕有其匹,微露孤独之感。尾联则将情感直推向上,呈现悲愤色彩。全诗以前半映衬后半,以历史映衬现实,以贾谊映衬自身,看似曲折,实则主旨分明。
译文注释
译文
汉有洛阳子(1),少年(2)明是非(3)。
西汉初期有个洛阳人,少年就能辨明是和非。
所论(4)多感慨(5),自信肯依违(6)?
痛陈时政慷慨又激烈,坚信自己不肯乱追随。
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
如果古人现在都复活,今天我们究竟要跟谁?
应须(7)蹈东海(8),不但涕沾衣(9)。
与其跟着鲁仲连跳海,不如效法贾谊的行为。
注释
(1)洛阳子:贾谊是洛阳人,故称“洛阳子”。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2)少年:指贾生入仕时颇为年轻。
(3)明是非:明辨是非。
(4)所论:指贾谊《陈政事疏》等论著。
(5)感慨:慷慨激昂。
(6)肯依违:哪肯依违两可。
(7)应须:如要的意思。
(8)蹈东海:投海而死。
(9)涕沾衣:眼泪沾湿了衣裳。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秋,王安石以直集贤院为三司度支判官。任前,曾屡辞。《上皇帝万言书》就是此时所作。据洪迈《容斋四笔》卷四载,书上,“富(弼)韩(琦)二相公在相位,读之不乐”。仁宗最终也没有采纳王安石的改革意见。《贾生》这首诗正是王安石借西汉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的不幸命运,来表达他对现实的忧虑。
文学赏析
《贾生》这首诗通过对汉初法家人物贾谊的赞扬,表明了王安石坚定的法家立场,宣扬了他的改革思想;同时,通过对“少年”贾谊的称赞,还表达了王安石重视新生力量的反保守精神。
诗一开头就肯定贾谊是一个明辨是非的洛阳少年,指出他对汉初政治局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明是非”是司马迁评论著名法家韩非的话,王安石在这里用它来评价贾谊,表达了他对这位法家人物的赞许。贾谊曾对汉初诸侯王分封割据等现实问题,多次上疏主张改革。王安石肯定这些主张是正确的(“所论多感慨”)。贾谊反对保守势力的太平论调而独持己见,这种反潮流精神也在诗中得到了宣扬(“自信肯依违”)。诗的前四句,对贾谊的一生作了概括性的正面评价。接着四句,举出了两种古人为例:一种如鲁仲连,顽固保守,宁死不承认现实;一种如贾谊,敢于指出政治上的弊病,极力主张改革。今天的人应该效法谁,诗中作了断然的回答:不能效法鲁仲连,而应该学习贾谊。这样一褒一贬,不仅显出了俗儒的迂腐可笑,而且更进一步指出了贾谊才是值得“今人”效法的。
文艺总是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特别对主张诗文要“有补于世”的王安石来说,更是如此。王安石主张打击豪强势力,抑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和垄断,限制商业以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抗击辽和西夏的侵扰。这些与贾谊当年的政治主张很相似。王安石要“今人”以贾谊为榜样,把贾谊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化身,间接地宣传了自己的改革思想。
“少年明是非”五字,突出地表明贾谊是个敢于向旧势力开战的新生力量。二十余岁的贾谊被提到中央领导机构后,就敢于冲破当时的保守路线而提出一系列改革的主张。王安石下这五个字,正表明他对新生力量的倾慕。他继承了前代法家“贤能不待次而举”的反保守精神,在变法中提拔了大量新生力量。
“年青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这首诗所赞扬的贾谊,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是值得人们加以总结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厦门大学中文系《法家诗词选析》组. 法家诗词选析 上[M]. 1975.02.第316-318页
- [2]《宋元诗观止》编委会编.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宋元诗观止 上[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5.08.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