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榆社峡口村早发》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对归途的情形的描写,把诗人遗民之痛、身世之悲、归隐之愿都包蕴在羁旅之苦之中。全诗逆挽起势,波澜迭起,语言晓畅,意蕴深厚。
译文注释
译文
瘦马长途懒著鞭(3),客(4)怀牢落(5)五更天(6)。
瘦马在漫漫长途上疲惫不堪地缓缓而行,五更天气,鸡声初起,我满怀着孤苦寂寞,无所寄托心情。
几时(7)不属鸡声(8)管,睡彻(9)东窗日影偏(10)。
什么时候能够不受时间约束,能够自由自在地睡到傍晚。
注释
(1)榆社:县名,今属山西晋中。
(2)峡口村:在榆社县城北八里。
(3)懒著鞭:懒得挥鞭子赶马,意为催促马走快些。著,挥(鞭子)。
(4)客:诗人自称。
(5)牢落:故都落寞。
(6)五更天:天将亮时。
(7)几时:什么时候,哪一天。
(8)鸡声:鸡叫声。古代天将亮时,有鸡报晓,意味着新的一天来临。
(9)彻:通,透。
(10)日影偏:傍晚。
创作背景
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春,汴京沦陷。四月,正在京城任左司都事的元好问和其他金朝的大臣一起,被蒙古军羁管山东聊城。蒙古太宗窝阔台七年(1235),他由聊城移居山东冠氏;太宗十年(1238),他带着十口之家由冠氏启程回故乡——山西秀容(今忻州市)。《榆社峡口村早发》这首诗正是他回乡途中,路过榆社时所作。
文学赏析
《榆社峡口村早发》该诗的前两句倒装,逆起得势。“客怀牢落五更天”,“怀”前着一“客”字,表明诗人以旅途行客自谓,“牢落”则表明了诗人此时心境的孤凄。接下来,才应该是首句,“瘦马长途懒着鞭”,“懒着鞭”三字含蕴深广,面对前面漫漫长途,诗人甚至懒于策马前行。不是因为面对那匹瘦弱可怜、不堪重负的马而不忍加鞭,还是因为深知瘦马长途劳累已无法疾驱的现实,而懒得加鞭。是如此,但又不仅如此。“懒着鞭”三字更写尽了诗人此时的心境。按人之常情,回到久别的故乡,心情应该是十分愉快的,但这时,金已灭亡,遗民的巨大悲痛淹没了诗人的归兴。国已亡,家何在,即使回到故乡,也是前途茫茫。这使得他的心情牢落,意兴索然。此时的元好问却正在返回故乡的途中,回乡的心情尚且如此落寞,诗人的遗民之痛是何等深沉。而瘦马、长途又很容易引起人们对“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等羁途穷愁意象的联想,暗示了诗人雄心销尽而遗民生活方长的身世之悲。
“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两句,表现的是诗人对半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和渴望避世归隐的心情。“鸡声”二字承“五更天”而来。五更鸡鸣,诗人早发,由早发而产生了对“鸡声”的感慨。“鸡声管”三字,高度浓缩了诗人半生漂泊、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况,而“几时”则表现了诗人摆脱这种生活的急切心情。“睡彻东窗日影偏”,是诗人的愿望,他是多么地想自由自在地彻睡。“东窗日影偏”写出了这“睡”之“彻”,又透露了诗人此次回乡,对摆脱凡俗,还一个“自由自在身”的生活向往的热切。
该诗在布局上搭配匀称,也很见功力。诗人首先在题目中用“榆社峡口村”点明地点,“早”点明时间,“发”点明事件,而后紧扣“早”字着笔,抒发自己的“牢落”心怀。诗的前两句从横向的角度着笔,在典型环境中展示人物形象。其中出现了两个意象:“客”“马”。而这两个意象主次有别:“瘦马”与“长途”“五更天”配合,构成了一幅凄清的孤旅早行图的典型环境,而对画面主体“客”的描写,一是概括简述了“怀”的“牢落”,一是从动作的心态上刻画“懒着鞭”,从空间上表现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后二句则从纵向的角度着笔,着重于诗人心理空间的开掘。它把诗人此时此刻所处的物理空间向过去和将来无限延伸,既涵盖了诗人一生逃亡流离、漂泊无定的苦难生活,也蕴育着诗人对将来安定的遗民生活的企盼。后二句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小诗的容量,而且对前二句旅客的情怀作了很好的反衬。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贺新辉.《元好问诗词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02.第583页
- [2]齐存田著.《遗山诗词赏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09.第201-203页
- [3]孙国祥,韩志清编.《古今诗人咏榆社》.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09.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