鸂鶒

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鸂鶒》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咏鸂鶒鸟双飞的诗,写鸂鶒晚归时的优美动人的境界。前二句写听觉情形,好比一支轻清悠扬的乐曲,后二句写视觉形象,展示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全诗用语动静相宜、秀美清丽,写得有声有色,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极富神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锦羽(1)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2)

日暮沙窝美丽鸂鶒彼此呼唤似唱曲,碧波上雌雄双声戛戛然像敲响磬玉。

霞明川静极望(3)中,一时飞灭(4)青山绿。

明霞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在远望之中,一瞬间双飞消失无影而只见青山绿。

注释

(1)锦羽:鲜艳华美的羽毛,代鸂鶒。

(2)双声戛哀玉:双声:此指鸂鶒雌雄双飞呼唤之声。戛(jiá)哀玉:形容鸂鶒的叫声,像敲击玉片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戛,象声词。

(3)极望:望得很远。

(4)飞灭:飞逝,消失。

创作背景

日暮时分,水边有一对鸂鶒在鸣叫,诗人寻声望去,但见一对鸂鶒在水天光色中,转眼消失,只余一片碧绿的青山,遂作此诗,抒发对鸂鶒的喜爱之情。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吟咏鸂鶒的七言古诗。这诗兼有音乐与图画之美。一、二句好比是一支轻清悠扬的乐曲,三、四句好比是一幅明朗净洁的图画。

“相呼”二字是前两句之根。正是相呼之声吸引了诗人的视听,寻声望去,见到水边沙窝上正有一对鸂鶒在鸣叫。次句即从“相呼”二字中生发。日暮时分彼此呼叫,原来是要相约飞去。随着呼叫声,双双在水波上展开了翅膀,在身后留下一串玉磬般的动听音响。“双声”同时带出双飞的形象。

三、四句所写的视觉形象,即从“双声”过渡而来。发出玉磬般音响的这一对鸟儿飞过水面,便进入了广阔的视野之中。这时云霞明丽,夕照中的水流显得分外平静,在水天光色中,双飞的“锦衣”渐去渐远,转眼消失,再加注视,见到的是一片碧绿的青山。这两句虽然纯用画笔,但也不防想象在画外还响着那哀玉般的鸣叫声,只是随着展翅远去,鸣声也愈来愈轻。诗人以“哀玉”写鸂鶒之声,又以明霞、静川作背景映衬鸂鶒之形,流露了诗人对鸂鶒的喜爱之情。鸂鶒在空中飞去以至于消失,必然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然而诗人却用“一时”来极言其短,恨其逝去之速。在“飞灭”之后,仍然目不转睛,直到飞灭处显现出了“青山绿”,这是一个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

全诗着墨不多,却能得其神韵。

作者简介

李群玉

李群玉

唐代诗人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工书法,好吹笙。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因献诗于唐宣宗,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辞官回乡。其诗善写羁旅之情。有《李群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