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作品简介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是苏轼的组词作品《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中的第一首,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译文注释
译文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1)。黄童(2)白叟(3)聚睢盱(4)。
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麋鹿(5)逢人虽未惯,猿猱(6)闻鼓不须呼。归家(7)说与采桑姑。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注释
(1)乌:乌鸦。
(2)黄童:黄发儿童。
(3)白叟:白发老人。
(4)睢盱:喜悦高兴的样子。
(5)麋鹿:鹿类的一种。
(6)猿猱:猿类的一种。
(7)归家:一作“归来”。
创作背景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这组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时任徐州太守。当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文学赏析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这首词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映照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後、大雨降後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後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阕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归家之後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全宋词(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316
- [2]刘石 评注.苏轼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87-96
- [3]夏承焘 等.苏轼诗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29-436
- [4]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