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七日昼寝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洲白鸟双。

马龁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六月十七日昼寝》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一、二句写现实生活,说自己穿着朝服在京城度日,感到局促不安,因而向往昔日乡村生活的自由自在。三、四句,写由马龁干草的声音引发出梦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红尘(1)席帽乌靴(2)里,想见沧洲(3)白鸟(4)双。

我戴着席帽穿着朝靴混迹在京城,一心只向往回到家乡的渺渺水滨,伴随着白鸟双双。

(5)枯萁(6)午枕(7),梦成风雨浪翻江。

午间就枕,倾听着户外马儿咀嚼干草的声响;到了梦中,却置身在风雨吹打着的江边,欣赏着滔天巨浪。

注释

(1)红尘:指繁华之地。

(2)席帽乌靴:指官服。席帽,以藤为架编成的帽子,宋时士子出外都戴席帽。乌靴,即朝靴。

(3)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4)白鸟:白羽的鸟。鹤、鹭之类。

(5)龁:咬,咀嚼。

(6)枯萁:干草。

(7)午枕:午睡的枕头。多指午睡。

创作背景

《六月十七日昼寝》约作于元祐四年(1089年)至六年间,当时黄庭坚在史馆任职,苏轼因与当朝政见不合,出守杭州,黄庭坚失去吟伴,自感官场风云多变,于是产生了归隐山林的念头。这首诗表现的正是他当时的心情。

文学赏析

诗一、二句写现实生活,说自己穿着朝服在京城度日,感到局促不安,因而向往昔日乡村生活的自由自在。诗平平而叙,把现状作了客观的描述,以“想见”二字表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比很鲜明。席帽乌靴,在诗人的作品中往往是作为羁绊自由生活的象征,沧洲白鸟也一直是作为隐逸生活的代表。诗特地把这两个生活画面拈出来进行对比,以“想见”二字作为感情的维系线,强烈地反映诗人渴望脱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三、四句,写由马龁干草的声音引发出梦境。黄庭坚精于佛典,《楞严经》说:“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诗在这里就是化用了这个典故,说睡午觉时,听到马咬干草声,在睡梦中仿佛处身在江边,耳中是风雨浪涛声。梦境是人思想的反映,梦中在江边听风听雨,正反映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是以实例对前两句作延伸与证明。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晁君诚有“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龁残”句,黄庭坚见了很赞赏。后来黄庭坚作了“马龁枯萁”二句,非常高兴,认为很工整,举以示人。

由此推论,黄庭坚这二句诗是有所本、有所意而作,未必真的有“梦成风雨浪翻江”事,黄庭坚也许是以梦说真,呼应第二句“想见沧江白鸟双”,寄托归隐的心情。然而,诗无达诂,细读此诗,又会使人产生怀疑,黄庭坚向往回到“沧江白鸟双”的恬静世界中去,何以会梦见风雨大浪呢?因此,末句又可理解为诗人以风雨急浪喻官场的险恶,与首句遥相呼应。

黄庭坚的诗喜欢拗折出奇,因此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说他的诗常有“矜持虚憍”的弊病。《六月十七日昼寝》这首诗虽然也有追求奇峭的倾向,因为与自己的心情密相吻合,有丰富的内涵,所以虽奇而切,不觉得生造凑韵。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 [1]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第128-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