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儿·春思

芳草思南浦,行云梦楚阳,流水恨潇湘。花底春莺燕,钗头金凤凰,被面绣鸳鸯:是几等儿眠思梦想!

鸦鬓春云亸,象梳秋月攲,弯镜晓妆迟。香渍青螺黛,盒开红水犀,钗点紫玻璃:只等待风流画眉。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梧叶儿·春思》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的一组散曲,共二首。这组曲描写了女主人公思念“风流情郎”和盼其归来的情景,从而表达了女子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想念之情。全曲取材规整,用典隐蔽,写得意蕴含蓄而又感情饱满,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芳草思南浦(2)行云梦楚阳(3),流水恨潇湘。花底春莺燕,钗头金凤凰,被面绣鸳鸯:是几等儿眠思梦想!

片片芳草让我想起你我分别时的南浦,白云飘飘让我梦回楚阳,滔滔流水牵动我离愁别恨满潇湘。莺歌燕舞花开时,钗头正伴金凤凰,被面上成双成对紫鸳鸯。谁能知道有何等深的愁思梦想?

鸦鬓春云(4)象梳(5)秋月(6),弯镜晓妆迟。香渍青螺黛(7),盒开红水犀(8),钗点紫玻璃(9):只等待风流画眉(10)

乌黑的鸦髻像春云一般低垂,象牙的梳子像一弯秋月在发中斜倚。坐在镜台前懒梳妆,迟迟才动手,把捍参和到螺黛中,打开水犀皮做红色首饰盒,取出紫色水晶石玉钗。一心等着风流情郎为我饰粉描眉。

注释

(1)梧叶儿:曲牌名,属商调,又名“碧梧秋”“知秋令”。

(2)思南浦:化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意。

(3)行云梦楚阳:化用宋玉《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句意。楚阳,即楚阳台。

(4)亸:垂下。

(5)象梳:象牙梳。

(6)攲:歪斜,倾斜不正的样子。

(7)青螺黛:古代女子画眉用颜料。

(8)红水犀:用水犀皮制作的红色粉饰盒。

(9)紫玻璃:紫色水晶。

(10)风流画眉:这里指女子盼恋人归来重聚。

创作背景

《梧叶儿·春思》这两首散曲都是代言体作品,设想一个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景。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考。

文学赏析

《梧叶儿·春思》这组小令写闺中女子的春思,表现了女子对“风流情郎”刻骨的思念和盼其归来的情景。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人只要一提到“送君南浦”,或只提出“南浦”两字,就会使这段话的意境全出,令读者感受到一股感伤的意味。这第一首散曲开篇云“芳草思南浦”也借用了这一意象,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女主人公想起与情人南浦分別时芳草连天、碧波荡漾的景色,内心也泛起阵阵涟漪。“行云梦楚阳”是进一步追忆昔日与情人在一起的欢爱。宋玉《高唐赋》中有“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描述,后人常以“云雨”“阳台梦”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欢会。这里是女主人公追忆那已经逝去的欢情,当然更加是如梦如烟、虚无缥缈了。“流水恨潇湘”亦是用典,相传舜南巡,葬于九嶷山。舜之二妃娥皇、女英追之楚地,为湘水所阻,恸哭而死。此句写女子的离别之恨。后四句由远及近,由虚及实。庭院内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大好春光。而这并翼而飞的莺燕却撩起了主人公孤独的情思,使她不禁顾影自怜。头上的风钗成双成对、形影相随,而拥有漂亮妆容的女子却只能无秦地孤芳自赏。于是她走进卧室,想在恹恹春睡中暂时忘却内心的一切痛苦与愁烦。不巧被面上所绣的鸳鸯,红衣绿水,交颈依依,又使她触目生愁。到此,女主人公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是几等儿眠思梦想”,情感强烈,足见相思之重。

《梧叶儿·春思》此第一首曲子是徐再思蔡写相思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曲连用两组鼎足对,第一组取自爱情故事,以人之离别比己之离别。第二组取自眼前景物,采用反比,以物之合聚反衬己之离别。前三句为一层,写所想,后四句为一层写所见,从不同角度反复加以渲染,细腻通真地刻画了女子绵绵不尽的相思之情。另外,这首曲子的语言朴实清新,化用典故而不着痕迹,尤其是空间与角度的转移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颇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第二首开篇“鸦鬓春云弹,象梳秋月敲,鸾镜晓妆迟”三句,写一个女子睡起呆坐在镜子前,鸦黑色的头发像浓云一般垂下来,半月形的象牙梳斜插在头发上。如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那样,曲中的女主人公也是慵懒无聊,迟迟不肯梳妆。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想必陷于离别痛苦中的她,独居无伴,已无心梳妆修饰。接着三句“香青螺黛,盒开红水犀,钗点紫玻璃”,视角从女子转到了梳妆台。用来画唱的青螺黛已经被香气侵透,用水犀皮制作的红色粉饰盒也已经打开,精致的发钗上点缀着晶莹的紫水晶。它们都静静地陈列在梳妆台上,跟女主人一样,寂静又惆怅地等待着。拥有这些精美妆奁的女子想必也是位“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诗经·卫风·硕人》)的美女,但她却因为情郎的缺席而显得寂寞和怅惘直到最后一句“只等待风流画眉”才开始正面抒发女子的内心情感此句化用了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据《汉书·张敞传》记载,张敞“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臣僚奏劾他行为失检,他对皇帝说:“臣闻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闺阁女子的慵懒,闺中诸物的闲置,都是因为爱人的离去。这位寂寞多情的女子是多么期盼情郎回来帮她画眉,以了却相思之苦,共享闺房之乐啊。读者不难想象,假如情郎归来,惆怅的女子会马上变得欢喜妩媚,连冷清的闺房都会充满和煦的春风,而心上人也会像以前一样,为自己“风流画眉”。这一句写的浪漫而又多情,一扫全曲的悒郁惆怅,给人一种明媚向上的美感。

第二首散曲前面八句运用赋的铺陈手法,铺张华丽,穷形尽相,结句化用典故,浑然天成,虽未着笔正面摹写相思,却字里行间都是相思,情感深沉动人。此曲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可谓独树一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春思佳作。

作者简介

徐再思

徐再思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与张可久、贯云石为同时代人。钟嗣成《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一生活动足迹似乎没有离开过江浙一带。散曲作品多写自然风景和闺阁之情。风格清丽,注重技巧。今人任讷将其散曲与贯云石(号酸斋)作品合辑为《酸甜乐府》,得其小令一百余首。

参考资料

  • [1]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264
  • [2]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