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东武吟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代东武吟》是南朝宋文学家、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以一个老兵的自述,写出汉代一个有功军人老来还家的困苦境遇以及他的怨恨和希冀,从而反映出汉代兵役的繁重和征夫戍卒的不幸遭遇。此诗先着重描绘老兵长期转战南北、备尝艰辛的经历;后写老兵年老被遗弃的困苦境遇和内心的怨恨愤递;最后四句用晋文公和田子方的故事,表明自己的希望,含有讽谏之意。全诗通篇皆为主人公自述,从往昔叙起,以时间为序,显得平顺,如话家常,亲切感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主人且勿(2)贱子(3)歌一言。

主人暂且莫要喧哗,听听贱子唱上一言。

(4)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5)

我本来自寒乡之士,出身蒙受汉家恩典。

始随张校尉(6)召募(7)河源(8)

开始追随张骞校尉,响应召募来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9)

后来跟着轻车李蔡,追逐敌寇走遍边关。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10)

近路还能绵亘万里,安宁年岁就要七奔。

肌力(11)尽鞍甲,心思历凉温(12)

征战当中体力耗尽,殚精竭虑经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13)部曲(14)(15)存。

将军已经不在人世,部将也已罕有活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16)谁复论。

而今时事一朝变异,独有功绩谁还理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年轻时候辞家出行,如今穷老回到家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17)

腰带镰刀收割葵藿,手柱拐杖放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18),今似(19)中猿。

昔日好像上雄鹰,今天恰似槛中之猿。

(20)(21)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徒结千载难言之恨,空抱百年不尽遗怨。

弃席思君幄(22)疲马恋君轩(23)

被弃席蓐思恋君帐,老马怀念君主华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24)

希望赐予晋主恩惠,莫要愧对田子精魂。

注释

(1)东武吟:本为齐地歌曲名。东武,古地名,在今山东诸城市一带。

(2)喧:喧哗。

(3)贱子:老兵自谦的称呼,犹后来称“鄙人”。

(4)仆:自谦之称。

(5)蒙汉恩:承蒙汉室的恩泽。

(6)张校尉:西汉张骞,曾以校尉的官职从大将军出击匈奴。《汉书》有传。

(7)召募:这里指应募从军。

(8)河源:河之源。张骞后来曾探查河源,但和出击匈奴是两回事。这里用来表示走得很远。

(9)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以后又跟随轻车将军李蔡追击匈奴直到边关。逐,跟随、追随。李轻车,汉轻车将军李蔡,汉飞将军李广从弟,对匈奴作战有功。虏,指匈奴军队。塞垣(yuán),边关,泛指边塞地区。

(10)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意为就是最近的路也走了万里,就是最安宁的年代也得多次奔波。涂,同“途”。密涂,近路。亘,绵延之意。宁岁,安宁的年头。七奔,指多次奔命。用《左传》成语:《左传·成公七年》:“吴始伐楚。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

(11)肌力:肌肉和气力,这里指体力。

(12)历凉温:经历寒暑。

(13)下世:去世。

(14)部曲:汉代军队编制的名称,这里指士兵。《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引《续汉书·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

(15)罕:稀少。

(16)孤绩:属于个人的功绩。

(17)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腰间插着镰刀去割葵藿,拄着拐杖去放鸡放猪。刈(yì),割。葵,一种植物,可食用。藿(huò),豆叶。豚(tún),小猪。

(18)鞲上鹰:打猎用鹰,鹰立在上。这里是用构上鹰比喻老兵昔日的勇武。鞲,皮革做的臂衣。

(19)槛:兽的笼栅。

(20)徒:空。

(21)结:郁结。

(22)弃席思君幄:用晋文公事。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晋文公重耳流亡二十年,在终于可以返国为君时,要抛弃流亡时用过的笾豆、席蓐,怠慢患难与共的有功随从。大臣咎犯劝谏,文公方止。幄(wò):帐幕。

(23)疲马恋君轩:用田子方事。据《韩诗外传》卷八载,战国时魏人田子方见老马被弃于路,“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轩,车驾。

(24)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希望君王不忘旧臣。晋主,指晋文公。田子魂,田子方的魂灵。一说“魂”通“云”,指田子方讲的话。

创作背景

鲍照一生潦倒,却心系国家命运。此诗为作者假托一个汉代有功老兵的口吻,讽谏当时的君主不要抛弃有功之人,应为影射当时名将檀道济的悲惨遭遇。檀道济于元嘉八年(431年)参加元嘉北伐,救援滑台未果,被宋文帝视为养寇自重。元嘉十三年(436年),檀道济终为宋文帝所害。鲍照当是有感于此,故拟乐府古题而作。

文学赏析

《代东武吟》这首诗最富汉乐府神韵,与汉代民歌《十五从军征》立意、构思颇有相同之处。

诗写一个少小离家从军、穷老退伍回乡的老兵自述其一生的坎坷经历,控诉了统治者的刻薄寡思,但仍表现出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主人”二句开场引出主人公老兵。由他自称“贱子”可见他身份之低贱这将与他自叙其“孤绩”的英雄形象形成对比,是一伏笔。下面全部是老兵的自述,又可分三层。“仆本”以下十四句写其从军情形,极力描写其战绩,突出其英武形象。“少壮”以下八句写其回乡后情景,突出其“穷老”。“少壮”二句承上启下。“少壮”句总上,“穷老”句启下,“少壮”与“穷老”四句是其一生概括。“上鹰”与“槛中猿”两个比喻,生动形象,饱含辛酸与感慨,是对生命“穷老”的无可奈何的叹惜,令人同情,催人下泪。“弃席”四句用典故再点醒主题,反复说明对老之已至、不能报国的痛惋。

这首诗构思用自述,别出心裁,多用比喻、典故,委婉曲达,人物形象刻画丰富饱满,鲜明突出。全诗平叙始终,老兵一生了然,虽用了比喻和典故,总的说来,如话家常,亲切感人,在鲍照乐府中自树一帜。

作者简介

鲍照

鲍照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14—466),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有《鲍参军集》。

参考资料

  • [1]箫之编译,古诗三百首,京华出版社,2003年04月第1版,第447页
  • [2]逯钦立 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61
  • [3]沈文凡编著,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02,第151-152页
  • [4]柴华主编;杨晓娟,杨永兴副主编,中国文化典籍精华 古诗源 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04,第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