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送别词,该词上片写苏轼在送别宴会上与友人对饮的场景,下片写离别时的惆怅和依依不舍之情,该词采用拟人、用典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表达出了苏轼与友人真挚的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无情流水多情客(2),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3)休辞却,这公道(4)难得。曲水(5)池上,小字更书年月(6)。还对茂林修竹(7),似永和节(8)

流水多情,客人也多情,劝我饮酒,如同似曾相识一般。杯行到手可不要推辞,这样的公道事是很难得的。弯曲的水道上,用小楷书写年月。还面对着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像当年王羲之永和年间在兰亭集会一样。

纤纤素手(9)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10),又还是轻别(11)。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12)。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13)

歌女抬起那籍雪一般白净而又纤细柔嫩的双手,笑着将秋天的鲜花插入了花瓶。在宴会上可别责怪她唱出了呜呜咽咽的歌声,这还算是未把离别当作一回事呢。这次一去,要看一看所有辉煌的殿堂。要问哪一年再来相聚,怕是人都老了。

注释

(1)劝金船:词牌名,一作《泛金船》,杨绘自度曲。此调有不同渚格体,俱为双调。上、下片各八句,共八十八字。上下片第一、二、三、四、六、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

(2)多情客:指苏轼自身及杨绘。

(3)杯行到手:古代有曲水流杯的习俗,宾主环绕水流而坐,杯随流水行到人的面前,则此人饮酒。

(4)公道:公平合理。

(5)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6)小字更书年月:小字,小楷。更书年月,指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载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7)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出自《兰亭集序》中语。

(8)永和节:指王羲之永和年间在兰亭集会。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9)纤纤素手:源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这里形容“素手”。

(10)咽:呜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11)轻别:以离别为轻,意为不把离别当作一回事。

(12)玉堂金阙:玉堂,官署名,侍中有玉堂署,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这里专指翰林。金阙,帝王的宫阙。

(13)华发:花白的头发。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杭州知州杨绘入为翰林学士,《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该词是苏轼在送别杨绘的宴会上时所作。

文学赏析

上片写送别宴会上曲水流觞的场景。苏轼乐在曲水流杯的游戏中,把“无情流水”与“多情客”对照写来,显得饶有情味。接着将“流水”人格化,说流水劝我饮酒,苏轼和流水如同似曾相识一般。“杯行到手可不要推辞,这样的公道事是很难得的!”出语幽默,暗含着对世事的褒贬。苏轼还运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一些现成的词语,“曲水池上”、“茂林修竹”,勾画出曲水流觞的场景,并多少透露出苏轼清雅脱俗的情怀。

下片转到写别情。“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这两句强化了送别宴会留给苏轼的美好的印象,以写歌女的肢体、表情和动作为承启的笔墨,写来像特写镜头一样鲜明。 “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这两句从歌女的声情侧面触及了离别之情,别责怪歌女唱出了呜呜咽咽的歌声,不要把离别当作一回事。“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胭。”这两句是专写杨绘,道出了送别的情由,以鸟的“翱翔”比喻人在仕途上的进取,以“玉堂金胭”点明杨绘入朝为翰林。“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写出了离别的惆怅,表达了苏轼真挚的友情。

《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该词是一首送别词,采用拟人、用典的写作手法,以怀古为赠别,反衬了苏轼与旧友相劝饮酒以及浓郁的情谊。苏轼凭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的能力,既描叙了儿女柔情,又有吊古追远之意,可谓词中有诗,这是苏轼词的一大特点。该词写出了一个送别词全新的境界,已超出了一般的送别词。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 [1]苏轼著,吕观仁注 .东坡词注.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月.25
  • [2]苏轼著,唐玲玲注释.增订注释苏轼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1月.26
  • [3]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2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