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

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复旧毵毵。

此时愁杀桓司马,暮雨秋风满汉南。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秋柳》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一首咏物诗。此诗前两句写了柳枝的零乱,使人自然联想到秋天的萧瑟,抒发诗人壮志不酬的官场失意之情;后两句,诗人翻进一层,借用晋代桓温的典故,抒发感时伤事的情怀。全诗用典含蓄,运笔空灵,情味悠长,创造出了引人遐想的艺术意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欲挽长条已不堪(1)都门(2)无复旧毵毵(3)

你看那城门外昔日轻拂的柳枝,已经凌乱不堪攀折了。

此时愁杀桓司马(4),暮雨秋风满汉南(5)

在暮雨秋风中,面对这满目摇落凋残的秋柳,桓公亦当愁杀了。

注释

(1)不堪:不能。

(2)都门:京城城门。此指明初首都南京城门一带。

(3)毵毵:指细长的柳条。

(4)桓司马:即桓温(312—373),东晋人,明帝婿,后改立简文帝,任大司马。《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作者自喻。

(5)汉南:汉水之南,指荆州一带。桓温于东晋永和元年(345年)任荆州刺史,握长江上游兵权。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指代“都门”。

创作背景

据钱谦益《列朝诗集·高启小传》载:“(洪武)三年七月廿八日,与史官谢徽俱对,上御阙楼,时已薄暮,擢户部侍郎,徽吏部郎中。自陈年少,不习国计,且孤远,不敢骤膺重任,徽亦固辞。并赐内帑白金,放还。”《秋柳》此诗即应写于洪武三年(1370年)秋,被赐金放还之时,诗人因与当权者格格不入而愁闷不已,见街头秋柳而生发出年华流逝、壮志不酬的失意之感慨。

文学赏析

《秋柳》此诗是一首咏物的绝句,乍看之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仔细地品味却可以感受到始终蕴含的无尽的悲凉。

诗的第一、二两句,诗一发端,就从“长条”已枯、“毵毵”已无的深秋景色中,突出“柳”的凋萎,“秋”的萧瑟,把自己的感情色彩,移注于客观景物之中。此二句虽无一字写秋,但由柳枝的零乱,读者可以自然联想到秋天的萧瑟。这是咏物诗的特点,虽然看来句句都是在写柳枝,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情绪在里面。同时,诗人这里运用比兴手法,描写秋柳长得粗长,以此来概括年华流逝,抒发壮志不酬的官场失意之情。

诗的第三、四两句借典进一步抒发这种感情。诗人明明是自己看到京城秋柳而内心产生愁苦,却偏偏不说是自己如此,而是说暮雨秋风遍江陵的时候,要“愁杀桓司马”。诗人只不过是借古人的亡灵表明自己要“愁杀”:时光飞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元末乱世之时,诗人的愁思已经极重,他曾在《闻笛》中写道:“横吹才听泪已流,寒灯照雨宿江头,凭君莫作关山曲,乱世人人易得愁。”如今元亡明兴,诗人虽被召入京,但宏图难以施展,于是在暮雨秋风之时,看到秋柳,失意的愁苦也就油然而生。那“暮雨秋风”中失去“依依”之美的“摇落”变衰的都门柳,既是光阴流逝的象征,亦是理想逐渐破灭的愁思之外现。诗人运用典故,十分曲折地隐寓了自己的感情,写得很含蓄,欲吐还藏,耐人寻味。而且,“暮雨秋风”,又巧妙地照应了诗题,同时使整首诗都染上了一种秋风瑟瑟的悲凉,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高启在《秋柳》中,前两句写柳,意在托出桓温惜柳述怀。诗人用典,表现桓温对光阴已逝、功业未成的慨叹,透过桓温表象之虚,能看到典故中的内藏之神,即看到了诗人官场上的失意和苦愁,这要比直写自己的失意和苦愁,其意味要隽永得多了。这首诗“虚处藏神”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引人遐想的艺术意境。

作者简介

高启

高启

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他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他的诗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参考资料

  • [1]金性尧选注,明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04月第1版,第92页
  • [2]宁稼主编,新编大学语文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4,第40页
  • [3]罗宗强 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明清近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