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菊花残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飐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更漏子·菊花残》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日酒宴,见菊残、叶坠而感叹虚度良辰。下片流露失落情感,于是沉迷歌筵酒席行乐,当个醉乡人,长醉不醒。此词不著浓艳色彩,并无猥亵语汇,笔调清淡洁净,朴素自然,与齐梁以来的宫体诗中那些猥亵绮靡之作断然不同,与五代时期某些情词的轻佻语艳亦不一样。可见晏殊已跳出艳词的樊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菊花残,梨叶(1)。可惜良辰(2)虚过。新酒熟,绮筵(3)开。不辞红玉杯。

菊花凋零,梨叶飘坠,美好的时光徒然消逝,令人惋惜。美酒刚刚酿成,在精美的宴席上,让我们举起酒杯,莫要推辞。

蜀弦(4)高,羌管(5)脆。慢飐舞娥(6)(7)。君莫笑,醉乡人(8)熙熙(9)长似春。

丝竹管弦的乐曲声高亢清脆。歌女们的舞姿婀娜优美,让人陶醉。您千万莫嘲笑那些沉醉酒乡的人。这欢乐的乐曲声使人陶醉在春天般的温暖中。

注释

(1)堕:落。

(2)良辰:美好的时光。

(3)绮筵:华丽丰盛的筵席。

(4)蜀弦:演奏高腔的一种弦乐器,因出于四川,故名蜀弦。

(5)羌管:也叫羌笛,传说是汉武帝时丘仲所作,见应劭《风俗通》。其长二尺四寸,一说三孔,一说四孔,与今之笛不同。本出古羌族,故名羌管。

(6)飐舞娥:飐(zhǎn):风吹而物体颤动。舞娥(é):美貌的舞女。娥:美女。

(7)袂:衣袖。

(8)醉乡人:沉溺于酒醉状态的人。

(9)熙熙:和乐的样子。

创作背景

《更漏子·菊花残》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晏殊词约有半数与歌舞筵席有关,因为其喜爱宾客,经常大开筵席,高朋满座,红袖成群,笙歌盈耳,其词多听歌赏舞之作,其中往往夹杂着好景不长、世事虚幻、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即是其中之一。

文学赏析

上片写秋日宴饮作乐。到了秋末季节,菊花开残,梨叶飘零,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一年将尽,时光过得飞快,词人忽然惊觉,一年的大好时光都已过尽,自己却没有好好游玩欣赏,耽误好景色,还没有来得及做更多的事情一年就消失了。“可惜良辰虚过”。词人或许因为忙碌,或许为情所苦,没有注意到好时光在身边流逝。这令词人痛心,既然发觉了,就要努力补偿,减轻这种负罪感,还是设摆华筵,端起金尊,邀请至友一起畅饮,邀美人相伴。

下片写正值秋酒新熟,词人在绮筵上举红玉杯畅饮,听蜀弦羌管演奏,看舞娥轻歌曼舞,其乐融融。有醇酒美女,做一个醉乡人,熙熙快乐,一年四季都似春天,在沉醉的状态中,人的一生才能像阳春一样温暖而富于意趣。词人要他人莫笑自己的现状,词人自身是很满足的。

《更漏子·菊花残》此词借写秋日酒宴,感叹良辰易逝,主张及时行乐,尽醉方休。描写了词人于歌舞酒宴中所享受的富贵生活。词人的人生态度是很达观的。面对年龄老大、光阴虚掷的忧伤,词人并没有很在意。词的格调轻快,没有丝毫的哀伤。

作者简介

晏殊

晏殊

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诗属“西昆体”,词风承袭五代冯延巳,闲雅而有情思,语言婉丽,音韵谐和。其《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以属对工巧流利著称。有《珠玉词》,词存一百三十六首。

参考资料

  • [1](宋)晏殊,(宋)晏几道著,晏殊词集 晏几道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5,第14页
  • [2]费振刚主编 陶尔夫 杨庆辰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晏欧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第85页
  • [3]单芳,晏殊珠玉词译评,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