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秋》是宋代诗人李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两联先写月之形状,圆如宝镜,后写月之亮光,普照千里,颈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有关月亮的神话,进一步丰满了月之神韵,尾联即由神话而生出畅游天河的美好愿望。这首诗借中秋之月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写景状物与传说想象融为一体,立意新颖,构思奇巧。
译文注释
译文
皓魄(1)当空宝镜(2)升,云间仙籁(3)寂无声。
晶莹皎洁的月亮像一面宝镜升到天上,云间仙境万籁俱寂没有一丝声响。
平分秋色(4)一轮满,长伴云衢(5)千里明。
今夜一轮满月把秋天分成两半,它把月色洒在云间大道上千里万里亮堂堂。
狡兔空从弦(7)外落,妖蟆(8)休向眼前生。
狡黠的仙兔好像要从弦外跳落,妖异食月的蛤蟆你别现身以免遮住月光。
灵槎(9)拟约(10)同携手,更待银河(11)彻底清。
我要和朋友相约一起登上直通银河的仙筏,只等那银河彻底清清亮亮。
注释
(1)皓魄:指月亮。魄,古人称月光初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2)宝镜:指月亮。因中秋月圆似镜,故言。
(3)仙籁:仙境的声音。这里是指自然界的风声。籁,原指孔窍中发出的声音。
(4)平分秋色:把秋色分为两半。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日,正值秋季之半,故称平分秋色。
(5)云衢:云海中月亮运行的轨迹。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6)狡免:指传说里月中捣药的白兔,据说它可以使月亮生光。
(7)弦:阴历每月的初七、初八,月亮缺上半,叫上弦;每月的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月亮缺下半,称下弦。
(8)妖蟆:传说中的月里蟾蜍,能食月,使月亮产生圆缺变化。南宋方岳《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9)灵槎:古代神话传说中往来天上的筏子。晋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滨者,见年年八月有浮搓去来不失期。”槎,竹筏。
(10)拟约:打算邀请。
(11)银河:天河。
创作背景
据李朴《宋史》本传记载,“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考钦宗即位在宣和七年十二月(1125),《中秋》此诗可能就作于次年中秋。若如此,则此诗是写给宋钦宗,自明其心志抱负之作。若非如此,考其所处时代官场之混乱污浊,以及“更待银河彻底清”之句,也必定是有所寄托之作。
文学赏析
《中秋》描写中秋皓月的诗篇很多,但就其篇名来看,无一不是写出了新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把李朴这首《中秋》与李白、苏轼等人写的“月光曲”来比较,也许它还不免有几分逊色,但是从立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借月光的皎洁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立意新颖,构思奇巧,颇具有独创性。
在诗的前四句中,作者集中笔力描写月亮的纯洁皎美,月出时的庄严肃穆。“皓魄当空宝镜升”,乍一读来,似乎有些不通。“皓魄”和“宝镜”,都是指月亮——“皓魄”已“当空”,却又写“宝镜”升起。原来,这是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月亮。前面的“皓魄”,写月亮的洁白,隐隐地点出了诗的主题:后面的“宝镜”,写月亮明如宝镜,更增加了明月当空的严肃气氛。前面的“当空”,有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下子将那轮皎洁的明月推出,有先声夺人之妙;而后面的“升”,既写出了皓月当空的静态美,又强调了冉冉升起的动态美。短短七个字中,作者竟然把月亮写了两次,不仅不给人重复之感,而且还把皓月当空的形象写得这么丰富优美,其造语可谓新奇。
写了月亮升起时如此纯洁、庄重之后,作者接下来写月亮周围的景物。为了强调月亮周围没有一丝声响,为了强调万物都在以静穆严肃的心情迎接皓月当空的宏伟场面,所以作者煞费苦心,造出“仙籁”二字,不仅如此,既然是“仙籁”,它也就有资格从地上飞到“云间”,使“云间仙籁寂无声”的句子脱口而出,可谓“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了。气魄宏伟的“月出图”画出来了以后,作者又进一步去写月出后的效果:“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按理说,“平分秋色”原本是各有千秋,不分上下的意思,作者在这里却点石成金,巧妙地把月亮比作一个主宰者,由“中秋”把整个秋色分成了两半,从而更强调了皓月当空的不平凡的意义。按理说,云彩来无影,去无踪,本无“云衢”可言。但作者为了表现明月银光万道,明辨万物,所以特意说它连云的路都能照得一清二楚,其它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假如说诗的前四句主要是“语新”的话,那么诗的后四句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炼意,从而使整个诗的意境更提高一步,达到更新的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宫里的“玉兔”、“蟾蜍”本为吉祥之物,但作者却用厌恶的心情把它们分别写成“狡兔”、“妖蟆”;不仅如此,他还想把这“狡兔”从月亮里赶出去,“妖蟆”也最好消声匿迹,再不要出现在月宫里。乍一读来,作者这种写法似乎让人接受不了——因为从来“玉兔”和“蟾蜍”在诗中都是被当做神物,几乎没有人亵渎过他们。可是只要结合全诗一想,就会发现作者说出的“反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月亮那么纯洁、高尚,那么令人向往和敬慕,而月宫里却还要有这些“不洁之物”,这是对月亮的亵读。因此,作者接着写道:“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作者要乘“灵搓”上天,这其中已隐含着他超乎尘俗的胸怀了。然而这一切只不过都是“拟约”的,而作者之所以现在还不去,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月宫中还存在着“狡兔”和“妖蟆”,银河还没有彻底的清除这些浊物。因而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月亮,实际上是写自己高尚的情怀。作者写月亮中不应容纳“狡兔”、“妖蟆”之类的东西,实际上是写自己心中不能容一丝杂物。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李乃龙.千家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166
- [2]谢枋得.千家诗新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81-82
- [3]谢枋得.千家诗.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7:233-234
- [4]谢枋得.千家诗评注.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97-198
- [5]周世伟.中华传统节俗诗词选注.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150
- [6]孟陶宁.弟子规·千家诗.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254-255
- [7]王毅力.千家诗 神童诗 名贤集 增广贤文(精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