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湖州歌·北望燕云不尽头》由南宋末期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以大写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动态画面,叙述了北行途中寻望故国而不见的过程。语言简洁明了,情感哀怨凄迷。诗人用迷茫的白云、悠悠的江水、凄清幽寒的夕阳来烘托凄恻悲凉、感慨惆怅的复杂情怀,抒发自己眷恋祖国的深情和亡国失家的悲伤无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北望燕云(1)不尽头,大江(2)东去水悠悠(3)

我抬头北望,一眼望不到边际,大都不知道在何处;脚下是万里长江,浪涛滚滚东流。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4)东西(5)四百州(6)

夕阳下一片寒鸦飞舞,我留恋地东看西望,告别这大宋疆土四百州。

注释

(1)燕云:指“燕云十六州”,包括现在河北、山西两省北部的广大地系北宋末年打算收复的北边失地。这里代指北方地区。

(2)大江:指长江。

(3)悠悠:形容水滔滔。

(4)目断:看不到。

(5)东西:一本作“东南”。

(6)四百州:指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宋朝全盛时号称“八百州”,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故称为“四百州”。

创作背景

德祐二年(1276)二月,元兵进入南宋都城临安,宋恭帝赵隰(xiǎn)与祖母谢太后、母全太后签表投降,元军首领伯颜将他们俘押北上。汪元量当时在宫中为琴师,与妃嫔们同行,一路上将亲身所见及亡国悲愁作成《湖州歌》九十八首,语语沉痛,字字血泪,“纪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被称为“宋亡之诗史”(李鹤田《湖山类稿》跋)。

文学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六首,诗人这时已随宋帝被押北上,渡过长江。

前两句写山长水远,路途迢迢。北望燕云,此行的目的地大都不知还相隔多少路,眼前是江水滚滚东去。一句写远处,一句写近处,气势都很磅礴广阔,但分别接以“不尽头”、“水悠悠”作收煞,便带出了心境的凄凉。诗人正是以景寄情,北望燕云不见尽头,表示国家灭亡,山河破碎,前途渺茫,担心此行到达大都后,不知作如何结局;大江东去,流水悠悠,隐喻国事已不可收拾,如江水般不能回返,自己的愁苦也如江水,无穷无尽。

后两句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诗人在夕阳中眺望,见到寒鸦一片,满目萧然,他无比留恋地望着这大宋朝的国土,直到暮色沉沉看不见为止。这两句写得沉痛之极,“目断东西”与首句“北望燕云”相照映。北望燕云是那么宽广,全是元蒙统治下的国土,他因此心中茫然;看东西则是原来南宋的国土,但如今也被元人占领,他想多看一会儿,但看不见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就可想而知了。而夕阳、寒鸦,仍隐喻宋朝的灭亡。

诗从“望”字着眼,即景生情,悲怆愁怨。第一句的望燕云是对未来未卜的前程感到渺茫,第二句的望大江,是抒发国家灭亡的感慨,第三句望夕阳寒鸦是寄托迟暮的感受,第四句望四百州是对离别故国的依依不舍。四句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表现了国亡后的感受。

作者简介

汪元量

汪元量

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

汪元量(约1241—1317),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进士出身。宋度宗时,以善琴而为宫廷琴师。元军攻陷临安后,他随三宫被掳北上至元大都,其间常往狱中探视史天祥,彼此以诗唱和,成为知交。后出家为道士,始得放还南归,浪迹江湖,了却残生。其作品,格调凄恻哀怨。著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

参考资料

  • [1]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第306-307页
  • [2]赵山林,潘裕民 .桃李春风一杯酒——宋诗经典解读 :中西书局,2009-10-1:第283-2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