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居庸关

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

天门晓开虎豹卧,石鼓昼击云雷张。

关门铸铁半空倚,古来几多壮士死。

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道旁老翁八十余,短衣白发扶犁锄。

路人立马问前事,犹能历历言丘墟。

夜来芟豆得戈铁,雨蚀风吹半稜折。

铁腥惟带土花青,犹是将军战时血。

前年又复铁作门,貔貅万灶如云屯。

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

居庸关,何峥嵘!

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

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过居庸关》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前八句,写居庸关的险要,历来许多壮士在此流血折腰;中间十二句,写诗人与老翁的对话,讽刺封侯挂印者,对无数战死的孤魂野鬼深表同情;最后六句,是诗人的反战呼吁。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主旨明确,态度鲜明,词语豪壮,气势磅礴,批判有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

居庸关啊,山色苍苍,关南炎热关北凉爽。

天门(1)晓开虎豹卧,石鼓(2)昼击云雷张(3)

天边破晓虎豹山间卧,白日涧水冲击石壁有如雷声响。

关门铸铁(4)半空倚(5),古来几多壮士死。

铁铸的关门半空倚立,古来多少壮士关前死。

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6)

草丛中白骨丢弃无人收,冷雨阴风中哭泣着山鬼。

道旁老翁八十余,短衣白发扶犁锄。

路旁的老翁八十有余,短衣白发还扶着犁锄。

路人立马问前事,犹能历历言丘墟。

过路客人立马询问前年的战事,仍能一一说明战后成废墟。

夜来(7)豆得戈铁(8),雨蚀风吹半稜折。

夜来锄豆拾得戈矛铁,风雨侵蚀锋刃棱角已断折。

铁腥惟带土花青(10),犹是将军战时血。

铁矛锈上了土花青,好像是将军们战时流的血。

前年(11)又复铁作门,貔貅(12)万灶如云屯。

前年又重新关上铁铸的门,千军万灶人马纷纷如云屯。

生者有功挂玉印(13),死者谁复招孤魂?

活着的有功挂上玉印,死去的谁去为他招孤魂?

居庸关,何峥嵘!

居庸关啊,为何这般高峻!

上天胡不呼六丁(14),驱之海外消甲兵(15)

上天为什么不叫来六丁,把它驱逐到海外消灭刀兵?

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

但愿男耕女织天下太平,千秋万代没有战争!

注释

(1)天门:即天宫的门,诗里指拂晓天刚发白的情形。

(2)石鼓:涧水冲击山崖如击鼓雷鸣一般。

(3)云雷张:形容关下巨涧奔流冲击石鼓,如雷鸣一般。

(4)关门铸铁:居庸关又有“铁门关”之称,坚固异常。

(5)半空倚:形容关隘高峻入云。倚,靠。

(6)山鬼:指战死的鬼魂。

(7)芟:收割。

(8)戈铁:古代的一种兵器,即平头戟。

(9)半棱折:锋棱折断。

(10)土花青:铁器埋在地里,受泥土侵蚀生锈呈现出来的青色。

(11)前年:即致和元年(1328),上都和大都之间为争夺皇位在居庸关激战。

(12)貔貅:传说中的猛兽,诗里喻勇猛的军队。

(13)有功挂玉印:暗指燕帖木儿。燕帖木儿命其弟撒敦守居庸关,拒上都之兵,后亲临督阵,并派撒敦西去榆林击败王禅军,文宗即位后,封燕帖木儿为太平王,大加赏赐。

(14)六丁:道教信奉的六个丁神,即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和丁丑,此处泛指天神。

(15)甲兵:铠甲兵器,代指战争。

创作背景

清萨龙光所编《雁门集》中,此诗下题“至顺癸酉岁”,则这首诗应作于元顺帝至顺癸酉年(1333)。此时诗人居于金陵,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是年奉命前往上都(位于今内蒙古正蓝旗)迎接新任南台御史中丞马伯庸,途中就经过了居庸关。

此时元朝刚经历了一场蒙古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死于上都,原武宗宿卫燕铁木儿在大都拥立武宗之子图帖睦尔登上帝位,是为文宗;而丞相倒剌沙等人则在上都拥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双方掀起夺位战争,这就是“两都之战”。宗室内部的争斗持续了数年。居庸关位于两都之间,是重要的战场。萨都剌写这首诗时,战事已经平息,但《过居庸关》这首诗显然是有感于“两都之战”而作的。

文学赏析

“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居庸关高耸入云,犹如天然的屏障,可以隔绝南北,使得关南关北一关之隔,而气候有明显区别,无形中成为南与北天然的分界线。这一句也暗示诗人已经由南向北越过了居庸关。

“天门晓开虎豹卧,石鼓昼击云雷张”,仰望关隘,它高高在上,地势险要,就像天宫的大门一样;拂晓时大门打开,雄关盘踞高峰的英姿,就像是剽悍勇猛的虎豹,气吞万里。“石鼔昼击云雷张”一句,意为居庸关旁边的石头,如一面面大鼓一样硕大浑圆,如果有天神在白日敲起石鼓,鼓声震天,其雄壮声势好像天上层云顿开,雷霆大作。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把居庸关不同凡响的雄伟气魄表现出来,虎豹环伺与石鼓轰鸣的意象,暗示居庸关得天独厚的险峻气象,因此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陷入战争频频的处境。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转入描写战场的凄惨情景。“关门铸铁半空倚”一句,意指居庸关的大门坚固得就像用生铁浇铸一般,坚不可摧,而且如此高大,就像倚靠在半空中,令人只能仰望。这句承接前面几句,对居庸关的雄伟高大、宛如天然屏障作进一步的描写和渲染。至此,居庸关的形象和地位已经凸显,为什么它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是南北分界线,是南来北往的通道。“古来几度壮士死”,是诗人回顾历史发出的感慨。他到居庸关下,仰望雄关,眺望关内外的地势,居庸关果然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地位。这样的雄关,当然要引起南北民族的激烈争夺,自古以来,双方皆有无数壮士为此而战死在关内关外。整首诗的气势开始由豪壮转向悲凉。

“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这两句描写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当年战事的惨烈可想而知。战死的将士抛尸野外,森森白骨胡乱地落在野草丛中,无人关心,也许因为能为他们收葬的人也已经不在人世,也许因为死者太多,遍布荒野,不可能把他们一一下葬。英勇的将士们最后只落得白骨暴露于荒野的下场,这是何等的凄凉和委屈。古人相信人死了之后,如果没有入土安葬,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四处飘荡,无法去投胎重新做人。白骨露于野,死后只能做野鬼,是人们心中最凄惨的情形。冷雨阵阵,风声萧萧,也是鬼鸣啾啾,在倾诉自己的哀怨。这两句描写古战场,暗中也谴责了战争给统治者带来了利益,而士兵们却沦落到死不瞑目的痛苦境地。

诗人穿过居庸关,越过令人触目惊心的旧战场,继续往北行进。在路旁遇见一位八十余岁的老翁,穿着短衣,白发苍苍,正在路边的田里耕种。老人已经八十余岁,满头白发,年老力衰,本应该颐养天年,在家享受子孙的奉养,现在却仍在田间辛苦耕作。这意味着战争使得青壮劳力被迫离开家乡服兵役和劳役,死者无数,等到战火烧到家园,十室九空,就更无人照应老人了。老无所养,老人只得自己耕作。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是不言而喻的。

“路人立马问前事,犹能历历言丘墟”,他们停下马来向老翁询问此前在这里发生的战事,老翁还能清楚地指认曾经被当成战场的废墟和荒地。这就是说,这时距离战争爆发的时间还不算太远,百姓们对于这场战争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记忆犹新。举目四望,都是战争留下的废墟,而这些废墟,正是百姓们被毁坏的家园。惨酷的战争之后,百姓无力再将村庄恢复旧貌。 “夜来锄豆得戈铁,雨蚀风吹半棱折”,这几句是老翁口述之言。在田地里可以随处挖出兵器,可知这里曾饱受战争铁蹄的蹂躏。如今战争平息,百姓回到曾经变成战场的田园,继续耕作。这些被百姓从土里挖出来的兵器“雨蚀风吹半棱折”,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腐蚀,早已失去了它的利刃。这些曾经被将士们握在手中冲锋陷阵的利器,已经变成了破铜烂铁。

“铁腥惟带土花青,犹是将军战时血”,老农从田地里挖出的兵器,铁锈中布满青绿色的土花,还带着一丝腥气;这既是被泥土长期掩埋之后残留的痕迹,也是当年将军用它激战搏杀时沾染上的血渍。这样的描写触目惊心,原本应该平静恬美的田园,却时不时从土里挖到这样带着血腥气和凶杀气的兵器,使人难以忘却那场恐怖的战争。以上四句表面上平铺直叙,却仍然可以浮想联翩,想到战事的惨烈,想到血流成河的可怕场景,想到百姓在战后的焦土上重建家园的艰辛,还想到战争所留下的血腥味和死亡气息将一直挥散不去。诗人对民众的悲悯之情以及对战争的谴责态度进一步表达出来。

“前年又复铁作门,貔貅万灶如云屯”,所谓“万灶”并非实指,只是形容军队人数众多。这两句仍以老翁的语气叙述,统治者似乎又做好准备,要发动一场新的战争,百姓还没有从上一场战争的伤害中完全恢复过来,新的战争灾难又要降临了。

“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在战争中活下来的人能获取功劳,当上将军元帅;可是那些战死的人,却无人为他们招魂、处理后事。有人认为这里的“生者”指权臣燕铁木儿,他在两都之战后,因功当上中书右丞相,封太平王,掌握朝廷重权。其实即使不是明指时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早就代表了人们对于这种战争的普遍理解:上层之间争权夺利,却给人民造成直接的灾难。“死者谁复招孤魂”一句,又应和前面描述的古战场惨状,战死的人只能抛尸荒野,变成孤魂野鬼游荡哀鸣。上层统治者在战争中得到高官厚禄,下层的士兵和人民却连安葬之处都没有,这是巨大的反差。更不要说谁能为死者招魂,关心一下百姓的疾苦了。这两句充满了诗人的感慨和同情。

诗的最后几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作者忍不住大声疾呼:上天啊,你为什么不命令天神把这座惹来祸事的雄关搬移到遥远的海外,让战争也随之消失?从此以后,这个地方的人民就能男耕女织,过上和平、幸福的田园生活,千秋万代都永远不会再有战争发生。和平安宁,男耕女织,就是人民向往的桃源,是战乱中人民的强烈渴望。为此,当地人民即使放弃了雄伟的居庸关,也在所不惜。这就点出诗的主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带来的破坏,谴责那些掀起争权夺利之战的贵族们,呼吁平息战乱,表达人民迫切需要安定生活的愿望。然而,在现实中,只要居庸关依然是南北的天然屏障,依然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就依然会发生争夺它的战争。诗人对上天的神灵大声疾呼,请求它们把居庸关搬走。但是这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同样,要求贵族们永远停止战争,这种可能性也几乎没有,就像搬走雄关一样艰难。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力,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但是,也只有幻想中,才存在男耕女织的美好田园生活。人民所向往的和平和安宁,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个永远也不能实现的神话。

《过居庸关》是萨都剌所写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的长诗。元末朝政腐败,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萨都剌从居庸关的雄伟壮丽景色、天然屏障般的险要地势讲起,通过自己沿途所见旧战场白骨遍野的惨状,以及路旁老人的亲口讲述,揭露了战争给百姓们带来的痛苦;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百姓还没有从上一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中恢复,新的战争却眼看又要爆发。萨都剌怀着对人民的同情,对发动战争的贵族加以谴责,大声疾呼“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代百姓抒发渴望得到和平、安定生活的迫切愿望,倾诉了人民反对战争的共同心声。全诗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豪放、悲凉、雄浑等数种风格都体现在同一首诗中,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作者简介

萨都剌

萨都剌

元代诗人、画家

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

参考资料

  • [1](元)萨都拉.雁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01:155
  • [2]龙德寿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萨都剌诗词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86-88
  • [3]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