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是清末民国初的词人王国维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延续了描写女性的传统手法。词的上半片,作者通过写景,渲染出少女的娇俏。下半片,通过写少女的姿态,让少女的形象更活泼可爱。词的写作手法以轻快活泼,象喻为主。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2)扁舟傍岸行,红妆(3)(4)斗轻盈。脸边舷外(5)晚霞明。

喜欢划着一叶小舟沿着江岸而行,红妆少女驾舟在一片绿意盎然中轻盈而过。脸和舟的一侧被晚霞照耀分外明亮。

为惜花香停短棹(6),戏窥鬓影拨流萍(7)。玉钗斜立小蜻蜓。

停下舟来流连花的香气,看着水中的倒影用浆拨弄着水中的浮萍,头上的钗子就像斜立在枝头的小蜻蜓一样。

注释

(1)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棹:船桨,这里指划船。

(3)红妆:美丽的女子。

(4)蓞:通萏。

(5)舷外:船的两侧。

(6)短棹:小桨。

(7)流萍:漂荡的浮萍。

创作背景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王国维在外地任教时读到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其中有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这让他想起了故乡的湖泊、少女、莲花。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此词。

文学赏析

首先,“爱棹扁舟傍岸行”的“爱”和“红妆素萏斗轻盈”的“斗”两个动词具有性格;而红妆和素萏的对比强调了人物与背景相映生辉的美。仅开头这两句,就已勾画出一个很有性格的美丽活泼的女子形象。接下来“脸边舷外晚霞明”的“明”字,又用晚霞的光线给人物勾出了一个醒目的轮廓。这种明丽的色调和自然风光的背景,就与一般晚唐五代文人写女子常用的绣帷罗幕,鸳枕锦衾等绮艳之词有了一种审美趣味上的不同。

“为惜花香停短棹”是对荷花的赏爱;“戏窥鬓影拨流萍”是对自己的欣赏。这两个动作连在一起,暗示了女子与荷花比美的用心。这首词不见象喻的用心,只是要描画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女子形象而已。“玉钗斜立小蜻蜓”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头上斜立的玉钗远看很象小蜻蜓;二是玉钗上真的落下了一只小蜻蜓。蜻蜓和女子本来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它给画而带来一种动态,给欣赏者一种“动”的期待,这种动态正好进一步烘托了全词所要表现的那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这首词以真切生动取胜,本没有什么深意,但它与韦庄词,李清照词仍有一些不同。花间词中的女子都是男性作者眼中的女子,而在男性作者眼中,最美丽的女子是那些渴望为爱情而奉献的女子。虽然这种感情写到极点比较容易产生象征意义,但那千篇一律的思妇怨女也很容易使人感到厌烦。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参考资料

  • [1]陈鸿祥.王国维年谱.齐鲁出版社.1991.169
  • [2]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华书局.2002.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