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是元代作家刘燕歌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首先化用王维的诗句,写出了离别的无奈;接着又化用柳永的词句,点明自古而今最难最苦的是别离,中间几句写了别后的相思和无比的空虚寂寞。结尾两句写出了相思之苦。该曲言简意赅,用典而不隐晦,深入而能浅出,无限凄怆之情,只以缠绵含蓄之语出之,故能优游不竭。
译文注释
译文
故人别我出阳关(2),无计锁雕鞍(3)。今古别离难,兀(4)谁画蛾眉远山。
老朋友和我告别远去山东,我无法锁住你的鞍马留住你。古往今来离别最使人伤感,以后谁再为我画眉形如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6),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一樽离别的苦酒,一声杜鹃催人启程的啼唤,孤寂空虚中又百花凋残。今晚我将独守空楼,对着明月把相思泪酒,度过这别后的第一个夜晚。
注释
(1)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等。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句四平韵,后片五句三平 韵。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七(四句),下接幺篇换头,为四、四、五、五、七(五句),与词牌上阕同。专作小令。
(2)阳关:汉置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叫“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关隘。诗词中的阳关常代指送别之地,如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雕鞍:雕花的华丽马鞍,此代马。
(4)兀:作语助。
(5)峨眉远山:指女子的眉毛。
(6)杜宇:杜鹃。传说古蜀帝王望帝,因通其相鳖灵之妻,惭愧而死,其魂化为杜鹃鸟,声声悲啼。
创作背景
《青楼集》记载,刘燕歌“善歌舞”,能词曲,可知她大概是一位歌妓。齐参议名荣显,山东聊城人,曾任东平路总管府参议。齐参议要还山东,在大都(今北京),刘燕歌饯别相好的人齐参议,写下了小令《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
文学赏析
《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这首小曲是作者刘燕歌与一位官员饯别时即席而作,描写的是一位女子与情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人的留恋和思念。
开头即紧扣题目写饯别。“故人”见两人交情之深之久;“阳关”非指西北玉门之阳关,亦非山东宁阳之阳关,乃泛说空间之遥远而已,尤在化用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以为下文张本。“无计”是客观情势,“锁雕鞍”是主观幻想,五字写主客矛盾,则凄然欲绝之情已力透纸背。大合之后,第三句即大开,宕开泛说古今之人同感离别之难,屈原首叹“悲莫悲兮生别离”(《九歌·少司命》),江淹《别赋》继称“黯然而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柳永《雨霖铃》总结“多情自古伤离别”,当为此曲所本。第四句又挽合到自己,但却不写当前而虚写未来,问今后谁再像张敞那样为我画远山眉呢?用典不露痕迹,而齐参议往时为她画眉之体贴人微,亦可窥见,此正虚处传神之笔。
“一尊”三句,又挽合到当前实写。“一尊别酒”,对行者而言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已而言,也许是“未饮心先醉”了,蕴含了多少无声的千言万语!偏偏此时又“一声杜宇”啼叫不如归去”,似乎在催促分手,更加情何以堪?“寂寞”回应“谁画蛾眉”,“春残”呼应“杜宇”,且双关爱情的春天也将“残”了。叠用“一”字,视听力重千钧;双关“残”字,情景双重销魂。
收尾二句,复又大开,虚写遥想未来:到今夜将是独守空楼,仰望明月,月圆人不再圆,只能形影相吊了;第一夜尚且如此难熬,那今后漫长的日日夜夜又该怎么难熬啊!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该曲是恋人分开之后女子思念情人之作,风格凄清动人,情真意切,表达真挚。作者运用阳关、杜宇这些典故来勾画新的意象,带出新的意境,寄托作者的真情实感。全曲的情思低回婉转,情意缠绵。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何宝民. 中国诗词曲赋辞典[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 ,1561.
- [2]任犀然编著. 元曲三百首[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6 ,271.
- [3]苏者聪. 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31.
- [4]陈鹏,闫丽红主编.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6 ,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