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阅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櫜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成都大阅》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点明大阅的时令为秋天,环境鲜妍可爱。颔联承第二句向远处开拓,写长安附近之地表达收复长安与汉中的愿望。颈联则转入写实,写风吹而旗影闪动,暗指士兵训练有素,驰马轻捷。尾联抒情,写诗人久抱从戎壮志,恨“儒冠”的“误此身”。这首诗笔调多变,首联用笔清淡;颔联笔调雄壮;颈联用笔改为精细、疏淡;尾联的感慨之音则嫌说得太尽。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千步球场(1)爽气新,西山(2)遥见碧嶙峋(3)

迎着秋天雨后新气,我来到成都军队检阅的校场,我向远处看成都周围的山峦,一片青碧险峻。

令传雪岭蓬婆(4)外,声震秦川(5)渭水(6)滨。

将士们的号令声仿佛传到雪岭、蓬婆山之外,他们的声音足以威震秦川平原、渭水河畔。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军旗的影子随着风闪动,马蹄在雨后经尘不染。

属櫜(7)缚裤(8)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9)

我穿着军装乐亦在此,儒生的衣冠束缚我好长时间了吧!

注释

(1)球场:指阅兵的校场。校场在练兵讲武之余,也可作蹴鞠用,故以‘球场”称之。

(2)西山:指盘亘成都北部和西南部的岷山山脉的众多山峦。

(3)嶙峋:形容山石一层层地重叠不平的样子。

(4)雪岭蓬婆:雪岭、蓬婆,山名,此处泛指岷山主峰一带的山峰。

(5)秦川:原指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地带。

(6)渭水:指横贯今陕西省的渭河。

(7)属櫜:佩戴箭囊。

(8)缚裤:骑马打仗时将裤脚束缚住。

(9)儒冠误此身:做读书人误了自己的前程。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为四川制置司参议官。这年秋天,他参加成都的阅兵大典而作《成都大阅》此诗。

文学赏析

作者状写练军声威,直有天宇变色、群山让道之势。末了,不无遗憾地喟叹自己“儒冠误身”的无奈之情。

第一联写大阅的时令和环境。“千步球场”,写阅兵校场的阔大,这里在练兵讲武之余,也作踢球用,故以球场称之。诗不明点“秋”字,“爽气”二字写出秋季特征,即是点秋。“新”字既接“爽气”,写其新鲜;从第六句看,又兼写雨后,因为雨后的秋气尤其新鲜。第一句从近处写,第二句转写远处。“碧嶙峋”写出山势峻峭,山色青碧。这一联用笔轻淡,却已把大阅的时令、环境写得鲜妍可爱,烘托出诗人参加大阅的愉快心情,远近俱到,景中有情。

中间两联写大阅的情况。颔联承第二句向远处开拓。“令传雪岭蓬婆外”,似是写实,因为这一带地区当时名义上属四川制置使统辖,而又带有理想和愿望,因为实际上地为吐蕃所占据。长安是汉、唐故都,当时被金人占据。陆游于乾道八年(1172年)到南郑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之后,时时向往于收复关中失地;同时他又认为收复长安与关中,是恢复中原的根本条件,愿望更为迫切。他诗中常提到这种愿望,如《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送范舍人还朝》:“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诗中的“声震秦川渭水滨”,是用夸张手法抒写理想与愿望,因为成都阅兵的号令之声,根本无法传到这些地区。这一联用理想与激情,渲染阅兵声势的盛大,笔调雄壮,气势一扬。颈联则转入写实,写风吹而旗影闪动,用“倚”字、“弄”字,见风势不大。“马蹄”能“不沾尘”,一是明指“经雨”之故,即雨后尘埃不扬;一是暗指士兵训练有素,驰马轻捷。这一联从动态中反映校场中的宁静、整齐、严肃的气氛,是对大阅的赞美,笔调精细、疏淡。

结联抒情。“属囊缚裤”,写自己身着军装;“毋多恨”,写乐意为此。乐意的原因是诗人久抱从戎壮志,恨“儒冠”的“误此身”,这一句乃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句。这一联在喜悦中带有感慨余音。

《成都大阅》这一首诗写诗人以戎装参加阅兵,是符合他的志趣的,故情主喜悦。但当时朝政腐败,军事废弛,阅兵场面,无法过事铺张,故喜悦之情又只能以闲淡、冷静的笔触来描写。阅兵事件触动了诗人的理想与愿望,故闲淡中又着一联富有激情的雄壮笔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终在喜悦中又不免带出感慨。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参考资料

  • [1]杨子才编注.八大家诗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1:第305页
  • [2]钱忠联,马亚中主编.陆游全集校注剑南诗稿校注 一: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1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