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赤壁》是清代诗人赵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来表现今昔之感,并以冷静幽远的笔墨,抒怀“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归隐之志。全诗用典自然,对仗工整,境界辽阔,感情激荡。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依然形胜(1)(2)荆襄(3),赤壁山前故垒(4)长。

昔日的形胜依旧扼住了从赤壁通往荆州、襄阳的路,赤壁的山前,古老的堡垒绵长。

乌鹊(5)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6)

又是乌鹊南飞之时,但已经没有魏国了;大江依然东去,周瑜般的人物又在哪有?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古代人物千秋永在,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一片大好河山,只不过是历经百战的一片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7),月明渔父唱沧浪(8)

今日经过已经是陈年旧事了一切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唯有渔夫在月光下唱着歌谣。

注释

(1)形胜:位置优越,地势险要之地。

(2)扼:控制,扼住。

(3)荆襄:荆州和襄阳。

(4)故垒:古代的堡垒。

(5)乌鹊:指喜鹊,或说是乌鸦与喜鹊,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6)周郎:即周瑜。

(7)陈迹:过去的事迹。

(8)沧浪:这里指渔歌。

创作背景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底,赵翼因广州谳狱旧案部议降一级调用,他于是以老母年高为辞,由广西弃官归乡,次年自常德经洞庭湖入长江,经过当年三国鏖战的赤壁,遂写下《赤壁》这首吊古伤今、抒怀遣兴之作。

文学赏析

《赤壁》全诗完全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对照来表现今昔之感,表达出自己淡于名利的归隐之志。

首联破题,从山河形胜落笔。赤壁扼守着通往荆州和襄阳去的道路,因而成了古代兵家争战之地,三国时修筑的战争营垒依稀可辨,山川依然,地形奇险。“故垒”自然是用了苏轼“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的名句。这两句虽为写地理,但“依然”、“故垒”等词已引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颔联则巧妙地运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和苏轼《念奴娇》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貌似写景,其实隐寓曹操在此兵败而周瑜得胜成为英雄的历史画卷。“乌鹊南飞”和“大江东去”是万古如斯的自然景象,但在作者笔下借用了典故的联想而各自带上了丰富的意蕴,而且对仗工巧,绝去斧凿之浪,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

颈联则以时间和地理自然成对。孙权、刘备、周瑜、曹操这些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流传千年,赤壁一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眼前的山河即是当年历尽无数战斗的地方。出句是缅怀历史,对句是即目所见;表现古今时代的纵贯,山河遗迹的感喟,于真自然过渡到尾联的自我抒怀。此日经过赤壁,多少英雄已成陈迹,只有在明月照耀的江上,时时传来渔翁的晚唱。“唱沧浪”云云自然是用了《孟子》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意思。与萧散自在的渔父相比,那些在政治上曾一度风云显赫的人们也显得可怜可叹了。

结尾这两句不仅与前六句的宏阔气象形成一鲜明对照,以冷静幽远的笔墨结束全诗,令诗意波折,更具回味;同时也与诗人此时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心境暗合,从而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

《赤壁》全诗一气流走,虽点化成言,然清新畅达,境界辽阔,感情激荡,不失为咏史诗中的佳作。

作者简介

赵翼

赵翼

清代史学家、诗人、文学家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历仕粤、滇、黔,累官贵西兵备道。不久辞官主讲安定书院,晚岁以著述自娱。他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有诗名,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家”。诗作摅写性情,真率诙谐,喜议论,善用典,咏史诗成就尤为突出。尚熔《三家诗话》称其诗“如吴越锦机,力翻新样。”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等。

参考资料

  • [1]钱仲连.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259
  • [2]田军 等.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113-1114
  • [3]钱秀程,听唱新翻赤壁诗——读赵翼《赤壁》,《中国校园文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