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贺遂员外外甥》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的开篇不落俗套,一上来就将所送之人放置在逆流而上的归舟之上,省去了长亭柏送、灞桥折柳的送别的经典场面,而将别离场面让读者来想象与补充。通篇全是景语,也全是情语,别意离情全以境出之,胜过直接出语之千百。
译文注释
译文
南国有归舟,荆门(1)溯上流。
一艘回归南国故里的小舟已经启程,在荆门山溯流而上。
苍茫葭菼(2)外,云水与昭丘(3)。
苍苍茫茫的芦与获之外,古代楚王墓依偎着一片云水。
樯(4)带城乌(5)去,江连暮雨愁。
移动的桅杆带走了城头的乌鸦,长江伴随着暮雨中的忧愁流淌。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6)秋。
啼鸣的猿声更加不堪入耳,不要等秋天再到楚山。
注释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
(2)葭菼:芦与荻。
(3)昭丘:亦作“昭邱”。春秋楚昭王墓。在湖北省当阳县东南。
(4)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5)城乌:城头的乌鸦。
(6)楚山: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也可泛指楚地的山。
文学赏析
《送贺遂员外外甥》这首送行诗以行人旅途所见为切入点,通过描写旅愁,表露作者对行的关切与担忧。古代的旅途往往是既漫长又艰险的。诗人没有展开去说旅途到底如何艰难,而只说“荆门溯上流”。荆门,是三峡大坝所在地,多有水流湍急之处,而且有些地方高度落差比较大,所以适合建水电站。但对于乘着小船逆流而上的人而言,路就很难走了:本来就是逆流而行,还要克服高度落差,水流又急。作者单挑出“荆门”这一地点,并写出行人要在这样的地方逆流而上,简明而充分地展现了行路的艰难。聊以慰藉的是,艰辛的旅途中,多有美景可以观览。“苍茫葭菱外,云水与昭丘”,如同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水草摇曳,云水渺茫,古迹寥落,行人的小舟,就穿梭在这如诗般的景物之中,又被诗人以诗语吟咏出来。这里的亲朋故旧都不能随行人而去,但城头的乌鸦,似乎在追逐着行人的旅途。江水与傍晚的暮雨,与行人一同伤感着旅途的愁思。诗歌尾句颇具巧思:一般的送行诗会挽留行人,但诗人却说,赶紧走吧,不要等秋天再走。为什么呢?因为秋天如同悲鸣一般的猿啼声,会让旅客心中更加难受。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