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岭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太白岭》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七言律诗,主要描写大自然美好景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太白巃嵷(1)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2)

太白山势高峻,东南方的山峰好像要直飞入天,群岭环绕且绿色铺满山。

烟云厚薄皆可爱(3),树石疏密自相宜(4)

山上的烟火,厚的薄的都让人喜爱,树木石头疏密得当。

阳春(5)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温暖的春天已然过去,但鸟说的话是快乐的,溪水平静不动,但鱼游走的速度是慢的。

生民(6)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百姓怎么样才能得到这样的美好的住所,与(大自然)鱼,鸟和谐美好。

注释

(1)巃嵷:高峻的样子。

(2)纷披:盛多的样子。

(3)可爱:令人喜爱。

(4)相宜:合适。

(5)阳春:指春天。

(6)生民:人民,百姓。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