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真谛寺禅师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谒真谛寺禅师》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登山所见的烟霞山嶂的远景;颔联写登上山后所见的冻泉、晴雪的近景;颈联和尾联写诗人拜谒禅师后自己的感悟。全诗写景细腻,字句甚工,写情真挚,充满禅意。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兰若(1)山高处,烟霞(2)几重。

眺望兰若山高处,烟霞山嶂几多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霜冻泉流依细石,晴日雪飘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3)向酒慵。

问法方知诗是妄,观身始觉酒病容。

未能(4)妻子,卜宅(5)近前峰。

惜我未能离妻子,择地造屋依前峰。

注释

(1)兰若:亦称阿兰若,梵文音译,原意为寂静、空闲处,一原指比丘修行处,后泛指一般佛寺。

(2)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观身:佛教四种观行之一,即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中之观自身。此观行乃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暗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

(4)割:此处为“离断”之意。

(5)卜宅:选择住宅。

创作背景

《谒真谛寺禅师》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诗人寓居夔州时期。诗人于某天前往真谛寺拜谒禅师,写下了这首诗。

文学赏析

《谒真谛寺禅师》这首诗是一首禅师,记述了诗人拜谒真谛寺的一位高僧的经过。

又是一次寻寺访僧,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像往常一样,受儒学熏陶极深的杜甫,要进入到一个禅境,颇费功夫。他穿云破雾、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山高处的兰若。此处景象果然别样:冰霜已结冻,然而清泉仍然在细石上静静地流淌;白日高升,然而飞飞扬扬的雪花仍飘落在青松上。“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杜甫的这两句诗特别为人所称道。它是高山之上的自然景观,它是真实的,又是反常的。在这反常的真实之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奥义。清泉不怕霜冻,白雪不怕晴日,这高山之上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在这样一个超常之境,杜甫向真谛寺的禅师问法,而他获得了超常的心得。

禅师对他怎样说法世人不知晓,但杜甫自身观念的变化却记载了下来。杜甫本是一个以为“诗乃吾家事”,对诗歌创作很看重且又有着“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创作精神的诗人,但在问法之后,他再看诗,却将诗看作了虚妄。佛教本空,禅又不立文字,既如此,诗自然为妄。酒亦是杜甫的喜爱之物,但当他听禅师讲观身的修行之后,知道自身本有灵觉之性,而酒亦为乱性之物,于是便不再想喝酒。饮酒赋诗是文士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在禅师说法之后,杜甫对他一生中最为倚重的生活方式有了迥然有别的看法,可见禅法影响之深。不过,杜甫仍有不可割舍的妻室儿女之亲情。禅法吸引着他,亲情也难舍弃,他便在靠近真谛寺的山峰前选了一处屋址,居住下来。这样,既可参禅问法,又可不离妻小。有许多中国文士都是这样满足自己出世不离世的双层心理需求的。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蒋述卓主编.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3:40
  • [2]鲁克兵著.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05:182
  • [3]萧振士编著.中国佛教文化简明辞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0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