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游览苍颉造字台所见,前两句写造字台黄昏日落时的荒漠冷寂,令人油然而生吊古之情,后两句自然转入对苍颉观鸟迹而造书契的缅想。这首诗明白如话,情感真切,蕴藉含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黄昏时分原野中的三会寺及荒凉的苍颉台,凄凉的寒风一阵一阵地摇曳着古树的枯枝。

(3)鸟迹(4),犹似造书时。

空荡荡的台价上乌儿留下几个淡淡的爪迹,与当年黄帝的史官苍颉所造的字何其相似。

注释

(1)三会寺:座落在唐代长安县西南二十里的宫张村,相传为苍颉造书堂。

(2)苍颉:一名仓颉,上古黄帝时史官。又称皇颉、颉皇、黄帝史。传其仰观奎星员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像,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曰古文。为了纪念苍颉这一伟大的功绩,古代很多地方都有关于苍颉的庙堂及种种古迹。

(3)阶:台阶。

(4)鸟迹:鸟的爪印。苍颉造字形似鸟的爪印。

创作背景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这首诗是诗人在一个冬天的傍晚,游览了荒凉的三会寺苍颉造字台后,在兴衰荣枯的感受中触景生情所题。

文学赏析

读书人天天离不开字,有机会到造字台,免不了要虔诚地凭吊一番造字老祖宗苍颉。可是正因为与文字关系太深,面对苍颉,感慨也就特别多,所以吟入四句二十字的短诗,到底写些什么,就很不容易。岑参诗以“尚巧”著称,他把个人感触隐去,前两句用“野”“荒”“晚”“寒”“古”“悲”浓烈地勾画出苍颉台荒古悲凉的面貌和气氛。这种描写,不仅把寺、台之古同苍颉故事之古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怀古的动机同被怀念的对象之间出现更多的交融,而且寺、台的荒废、凄凉,也让读者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苍颉明显地受到了冷遇,由此对读书人在当时的辛酸苦辣产生种种联想。这些内容作者并没有明说,但读者所想象到的却可能更丰富、更具体、更深刻。

传说中的苍颉,是受鸟兽足迹的启迪而创造了文字的。《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这首诗的第三句“空阶有鸟迹”一方面继续深化寺、台之荒废(常有人来的地方,是留不下鸟迹的),另一方面又紧扣苍颉故事,引出“犹似造书时”一句。这后一句貌似平常,实际上出现的却是两重形象:在作者脑海里,表层形象是苍颉台上现实的鸟迹,深层形象则是苍颉当日造书时的种种图景。前一重形象是静态的,后一重形象是动态的。至于“造书时”的情景怎么样,诗人没有说,然而读者可以想到,那精思、博大、艰苦的创造者定然作了种种辛勤的努力,其思想的火花足与日月同辉。有了对“造书时”苍颉活动的想象,诗人抽象的怀古情绪变得更真切,更实在,诗篇的主题也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 [1]王美盛.书法诗·典·论百例诠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