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作品简介
《火山云歌送别》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八句对火山云作了纵情的歌唱,波及的领域,上有天上炎炎逼人的火云,下有地上忽隐忽现的戍所,景象奇异壮丽,境界又极为辽远壮阔;最后两句写送别,友人已经远去,诗人还在伫立远望着眼前向东悠悠飘去的一朵孤零零的火山云,以景结情,含蓄委婉。全诗言辞雄壮,气势磅礴,充满浪漫色彩。
译文注释
译文
火山(1)突兀(2)赤亭(3)口,火山(1)五月火云(4)厚。
火山高高耸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
平明乍(5)逐(6)胡风(7)断,薄暮(8)浑(9)随塞雨回。
火云清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
缭绕(10)斜吞铁关(11)树,氛氲(12)半掩交河(13)戍(14)。
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
注释
(1)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横亘于吐鲁番盆地的北部,西起吐鲁番,东至鄯善县境内,全长160公里,火焰山主要为红砂岩构成,在夏季炎热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砂岩熠发光,犹如阵阵烈焰升腾,故名火焰山。
(2)突兀:高耸的样子。
(3)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
(4)火云:炽热的赤色云。
(5)乍:突然。
(6)逐:随着。
(7)胡风:西域边地的风。
(8)薄暮:接近天黑时。
(9)浑:还是。
(10)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
(11)铁关:铁门关,故址在新疆境内。
(12)氛氲:浓厚茂盛的样子。
(13)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14)戍:戍楼。
创作背景
《火山云歌送别》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别之作,当作于天宝末年至至德初年岑参在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期间。
文学赏析
《火山云歌送别》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这首诗中,“云”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审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辽远壮阔的塞外。此诗前四句连贯而下,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们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开头,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现“火”字,描写的笔锋在“山”“云”上腾挪,让人感到诗人在这种奇异的现象面前兴奋不已。“满山凝未开”从正面具体展现火山云的外观,主体感强。“飞鸟千里不敢来”紧接着从侧面渲染这外观的奇异可惧。火山云的形象便鲜明突出。夸张中已为下文送人经过火山做了铺垫。
前四句是大笔勾勒,目的在于让人得到火山云的总体印象。次四句笔锋一顿,转写火山云的动态。“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同“满山凝未开”的厚重浓浊相比,这种动态的云轻盈灵巧多了。“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两句互文,描写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别点出火山云与铁关、交河戍的关系,从空间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气势。
既有静态的描摹,又有动态的刻画;既有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空间的横向展开。对火山云的描写便可告一段落,结尾二句自然归结到送别上来。第九句“火山”二字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得对火山云的描写实际上成了描写送别的环境背景,路途遥遥,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现人,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以及军人的骁勇剽悍。
诗人曾两次出塞,边疆的风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砺了他的意志,军中生活的粗犷豪迈锤炼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临别不伤,通过歌咏塞外特有的奇丽不凡的景色为对方壮行。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38-239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67
-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1
- [4]彭国忠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