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落梅

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后园讌,相随巧笑归。

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

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

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咏落梅》是南朝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分为三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通过写梅花的表状,暗示自己的政治并不是很稳定。终究六句为第二部分,以美人自拟,说自己的美才可以南威相比,能参与宴会,表达受到随王宠幸的感激之情。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写梅花之落,委宛地向随王吐露出真情。这首诗运用比兴、暗喻、象征等艺术手法,结构起伏有致,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语言流畅婉转。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新叶初冉冉(1),初蕊新霏霏(2)

新生的嫩叶多么娇媚,刚绽放的蓓蕾是那样秀美。

逢君后园(3),相随巧笑(4)归。

欣逢主公后园设宴,宫中美人相随欣然到来。

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5)

劳烦主公亲动玉指,折梅赠给宠爱的嫔妃。

用持插云髻(6)翡翠(7)(8)光辉。

她插一枝到云髻上,光彩胜过美玉翡翠。

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

一到黄昏花儿零落,主公的恩爱啊,也将一去不复回。

注释

(1)冉冉:柔弱下垂的样子。

(2)霏霏:很盛的样子。

(3)讌:同宴。

(4)巧笑:笑的很甜美。

(5)南威:南之威的省称,古美女名。

(6)云髻:高髻,梳理的很高的发式。

(7)翡翠:青绿色的玉。

(8)比:胜过。

创作背景

南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年),谢朓由随王萧子隆镇西功曹转为随王文学,次年荆州刺史随王“亲府州事”,谢朓也跟随到荆州。在江陵,他介入皇室内部的矛盾斗争,被卷进政治旋涡,所以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于是作者借咏落梅来表达深沉的政治感慨。

文学赏析

《咏落梅》这首吟咏落梅的诗作,寄托了深沉的政治感慨,这对于只求形似的六朝一般咏物诗来说,是一大发展。

“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起首两句便暗寓忧惧的心理。“冉冉”,说明梅花的嫩叶还很柔弱,意指自己在政治上并不是强有力的;“霏霏”,说梅花的新蕊随风飘落,暗寓自己政治地位的不稳。明写落梅,暗写政治。

从“逢君后园讌”至“翡翠比光辉”,这六句以美人自拟,写他同随王的亲密关系。意思说他的美才可比战国晋文公时的美女南威之貌;参与随王后园宴会,又如《诗经·卫风》所写“硕人”之“巧笑”,相随而归;又说随王亲手摘下梅花赠送给他,他便像古美人把花插到发髻上,其光彩胜过翡翠美玉。这段话表达了他受到随王宠幸的感激之情。

“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结尾两句语气一转,由乐转忧,以梅花之落,喻指君恩之衰。忧君恩之衰的心理,是由介入皇室内部矛盾斗争所产生的危惧心理引发出来的,与担心“时菊委严霜”同义。这末两句,从篇幅来说,只是全诗的五分之一,然而从中心思想而言,却是全诗的主干与核心。也可以说,担心斗争失败,反而招来杀身之祸,这才是他借咏落梅委宛地向随王吐露出来的真情。

咏物诗至六朝而自成一格,宫体诗中之咏物已极尽图貌写形之能事,其所追求者在于形似。与山水诗至谢朓手中由客观之描写转而介入主观之抒情一样,咏物诗至谢朓手中亦一变,由求其形似,转而求其寄托。谢朓之咏物诗既有与时代相通的善于写物图形的特性,又汲取了《诗》《骚》以来比兴的传统,在客观的物象之中寄托主观的旨意。这首《咏落梅》诗便是如此。传统的所谓“香草”“美人”的比兴,这里都用上了。诗中既以“落梅”(香草)自拟,又以“南威”自拟,其所比拟均在似与不似之间,即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者也。这一艺术境界成了唐宋咏物诗词的最高准则。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正标志谢朓在咏物诗方面的杰出贡献。

作者简介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参考资料

  • [1]谢朓著.谢宣城诗集:中华书局,1985年:49
  • [2]詹福瑞主编.齐梁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28
  • [3]鲁宝玉,汪玉川编著.汉魏六朝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03月:266
  • [4]郑在瀛,张声启主编.中国历代爱情诗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01月: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