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荆公不遇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谒荆公不遇》是一首北宋诗人方惟深所作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归舟所见大江、岸上之景,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环境;后两句写作者造访不遇返回时的怅惘之情。全诗借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暮春之景,融入诗人对长辈尊敬盼见而未见之悠长不尽愁情,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春江(3)渺渺(4)抱樯流,烟草(5)茸茸(6)一片愁。

暮春时节的长江水面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笼罩在烟霭之中的繁草,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7)催日下城头。

回望江宁,只看见柳花飞尽,城头春旗在黄昏中招展,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

注释

(1)谒:拜会。

(2)荆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封号“荆国公”的简称。

(3)春江:暮春时节的长江。

(4)渺渺:指江面辽阔宽广。

(5)烟草:笼罩在烟霭之中的草。

(6)茸茸:花草柔密,非常繁盛的样子。

(7)春旗:春日之旗。

创作背景

王安石是诗人尊敬的长辈,诗人曾游学于他的门下。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因推行新法受阻,再次辞去宰相职务,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谒荆公不遇》此诗就是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人往访不遇之作,借以表达诗人对王安石的景仰和崇敬之情。

文学赏析

此诗题作“不遇”,所以将前往拜谒时的情形全部略去,单写归去时的失望无聊心情。开头两句即写归舟所见大江的情景。第一句写江水,“春江”点出时令,“渺渺”点出水面的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春江浩荡,水光接天,江面上飘着一片白帆,景象极美。然而江面愈是宽阔,愈衬出船的渺小,又愈透出孤寂之感,而这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如同舟中也载着诗人的万斛烦愁。表面上全是写景,实际上是景中寓情。次句写岸上。“茸茸”点出花草的柔密茂盛,从下文“柳花”来看,可知此时已是暮春,春草已经长得非常繁盛,此刻被笼罩在烟霭之中,迷迷茫茫,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春草连绵不绝,哀愁也无尽无休。以上两句写景物,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这些景物中,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境界,烘托出他的失望心情。

访人不遇,使人怅恨。所以临归去时,即使明知已没有希望,诗人仍然情不自禁地要向被访者居住的地方或方向频频回首,这是访人不遇的一种普遍心理。诗人此次离开江宁,不知何日才能再来,所以不可能掉头不顾。然而回望江宁,惟见柳花乱飞,城头春旗招展,太阳已快落山,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柳花吹尽”说明凝望的时间已久;“春旗催日”则是说落日已在城头所建的旗帜之下,春旗迎风飘扬,好像在催促它快快落去。纷纷乱飞的柳花使人心烦,落日的余辉告诉人时间已晚,夜色将临,没有可能见到所访之人了。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如一江春水那样远,那样深,那样悠长不尽。

《谒荆公不遇》全诗通篇四句,采用融情入景、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深得唐人风致,用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苍茫迷离的氛围,烘托出诗人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作者简介

方惟深

方惟深

北宋诗人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今属福建)城厢后埭人,幼年时随父亲居住在长洲(今江苏苏州)。方惟深早年便通经学,尤工于诗,为乡贡第一,后举进士不第,回家与弟躬耕。

参考资料

  • [1]陶文鹏 主编.宋诗精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50-251
  • [2]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 编著.宋诗名篇赏析.成都.巴蜀书社.2012年.122
  • [3]吕晴飞,李观鼎 主编.中国历代名诗今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