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作品简介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送词,上片写词人病愈,夜晚带着虚弱的身体登望湖楼。下片抒发了词人心绪孤寂之情。全词采用用典写作手法,含蕴深邃、韵味悠长,情随景转,超以象外,启人心扉,艺术手法十分高超。
译文注释
译文
多病休文(1)都瘦损,不堪金带(2)垂腰。望湖楼上暗香(3)飘。和风春弄(4)袖,明月夜闻箫(5)。
休文体弱多病身体虚弱,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楼上正飘散着花香,春天和煦微风吹拂着衣袖,眼望着皓月当空,耳听着悠扬箫声。
酒醒梦回清漏(6)永(7),隐床(8)无限更潮(9)。佳人不见董娇饶(10)。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酒醉睡去,又从梦中惊醒,正听见漏壶的长流滴水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无比潮湿。身边的侍酒美人不见了,内心的空虚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际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注释
(1)休文:即梁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体弱多病。
(2)金带:高官服饰。
(3)暗香:语出林通《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处泛指花香。
(4)弄:玩弄,引申为戏耍。
(5)明月夜闻箫:化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意:“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6)清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又名“漏壶”、“漏刻”。将上面铜壶装满水后,水即滴水漏入下壶,壶内装一直立浮标,上面刻有时辰,水逐步升高,浮标也随之上升,如此则知时辰。滴水发出均匀清响,故称清漏。
(7)永:长。
(8)隐床:倚床。沈约《夜夜曲》:“月辉横射枕,灯光半隐床。”
(9)潮:微湿,发潮。
(10)董娇饶:古乐府中有《董娇饶》。《玉台新咏》卷一有宋子厚《董娇娆》诗一首。“饶”,一作“娆”。“饶”,通“娆”。这里指佳人美女。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春。苏轼卧病弥月,病痊愈后和同僚登上望湖楼赏景,作《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该词赠项长官。
文学赏析
上片写词人刚刚病愈,身体尚瘦损虚弱,夜晚登上望湖楼。「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因为梁朝文学家沈休文体弱多病,这里词人以休文自比,说自己已衰弱到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繫了。金带是指翰林学士服饰,故此时词人正穿着官服登楼,其腰间佩繫着金带服饰。这两句埋下後面心境变化的依据。「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这是词人在楼上所见所闻,词人大病初愈登高望远,顿感浑身轻快惬意,精神为之抖擞。
下片则转入了心绪孤寂的抒发。「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这两句写词人在望湖楼上与友人同僚对月畅饮,酒醒梦回,听见漏壶的声响,感到床上潮湿。其实,漏壶滴水,与卧床潮湿并无干係,这是一种艺术通感描写,听觉与感觉的相互贯通,却真实而生动地透露出词人此时此地的心绪顿然不适。于是,词人一阵孤寂感霎时涌上心头:「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可怜宵」,指可爱、可惜的夜宵。词章显示出词人此时的虚度光阴的哀怨心境,词人似乎感到心绪不定,前途未卜,而与词首的「多病瘦损」处境相互关含。结尾三句,实推衍出词人这位孤寂老人,正在人生旅途上疲惫衰弱地行进着。故词中的「徘徊」、「空度」,应是全词的词眼。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全词的妙处在于含蓄蕴藉、藏锋不露,给人以种种联想的启迪。词中的花丛暗香、和煦春风、皓月当空、箫声悠扬,组合成一幅清丽的春夜图。如此美景,引发出词人虚度光阴的感叹。词人的仕途坎坷、环境乖赛、人事艰险、国事日非等种种心理悲哀,正仍在脑海中索绕。这些心理悲哀,词人并没有正面标出,却通过「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及「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等空寂画面委婉透出,艺术手法高超。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苏轼著,李之亮笺注.苏轼文集编年笺注诗词附12.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10月:15
-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