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词中展示了平阳府中的宴饮之乐,歌舞之乡,歌妓佐酒,男女杂处,豪饮狂歌,也隐含着词人伤景怀人之意。末尾之处抓住一个有意味的细节,使全词皆活。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厌厌夜饮(1)平阳第。添银烛(2)、旋呼佳丽。巧笑(3)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4)

安闲的在平阳府某权贵家里夜饮,重新添了些蜡烛,接着又呼唤来年轻貌美的姑娘。姑娘们的笑容难以禁止。美艳的舞蹈和歌曲一首接一首,没有间断,保准打算把天当作房屋的盖,把地当作床。

金蕉叶(5)金波(6)齐,未更阑(7)、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8)

酒杯中的酒都快要溢出来了,还没有到夜深的时候,所有人就都喝得大醉,在参与酒宴的人当中有个风流的人,偷偷地到灯光照射不到的幽暗之处,将两行姑娘撩拨一遍。

注释

(1)厌厌夜饮:《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厌厌,安闲的样子。

(2)银烛:旧题晋王嘉《拾遗记五前汉上》:“元封元年,浮忻国贡兰金之泥,此金出汤泉。……百铸,其色变白,有光如银,即银烛是也。”此借以喻明亮之灯光。唐李白《十五夜别张五》:“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霜。”

(3)巧笑:《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幕天席地: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5)金蕉叶:酒器名。宋郑獬《觥记注》:“李适之《七品》曰蓬莱盏、海山螺、匏子卮、幔卷荷、金蕉叶、玉蟾儿,皆因象为名。”

(6)金波:美酒名,亦泛指酒。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张次贤)尝记天下酒名。今著于此:后妃家……河间府金波,又玉酲。”

(7)更阑:更深夜尽。唐方干《元日》诗:“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露干。”

(8)珠翠:妇人饰物,此处指美人。

创作背景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此词为词人游览平阳府(现今之山西临汾一带)时所作。在平阳府词人受到当地某权贵的接待,主人竭尽铺排,在接待当夜招请当地数名名妓陪酒。此次夜宴使参与酒宴之人尽皆大醉,醉后不免酒后失态,其中一人竟然借酒遍戏妓女,丑态百出。词人对此并无批评责备之意,反而以此入词,作为风流韵事而传播搏笑。但却客观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之腐败,豪贵之人生活的奢侈和无耻。

文学赏析

宋词之中所以会出现“淫词”,原因即在于那种视女性为玩物的享乐意识在作祟。因此综观宋人所作的宴会词,可谓最为典型和最为集中地反映了士大夫文人的享乐生活和享乐心理。

柳词中不乏此类描绘,此词写男女杂处宴饮之乐,美酒、音乐、银烛、佳丽,更有巧笑、艳歌,宋代秦楼楚馆之繁华闹热,是一种形象的文献资料。自然,它是文学,因而具有某种感染力。就看那个风流之人,暗向灯光低迷处。频频卖弄她那万种风情,惹得人意马心猿。同时,她的行动也招来了同行们的忌妒与不满。柳永往往如此,于铺排敷陈之未了,抓住一个有意味的细节,使全词皆活,给人留下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柳永

柳永

北宋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以及失意文人羁旅行役的生活等题材为主,语多俚俗,尤善铺叙形容,曲尽其妙。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有《乐章集》。

参考资料

  • [1]过常宝撰.柳永词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03:42-43
  • [2](北宋)柳永著;陈忠选注.柳永词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0.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