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四首·其一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感春四首》是唐代诗人韩愈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这组诗以人生的被困开始,以逃于酒作结,先确立了一个“东西南北皆欲往”的志士形象,现实阻隔,物质上的局限使得志士只能老死一曲,接着是圣君治下,志士承认自己的无用,然后是肌体的衰老、知识的欺人使得志士再难维持起码的自信,最后,志士只好逃到酒里,了此一生。此诗语言豪健,但挫折感显得格外深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我所思(1)在何所,情多地遐(2)(1)遍处处。

我所思念的人儿啊你在哪里?他多情而路远,在各地居处。

东西南北皆欲(3),千江隔兮万山阻。

我想走遍东南西北去寻找他,但千万条江水和千万座山,都将我阻隔。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春风吹拂着园林,各种各样的鲜花都开遍,早晨的太阳照进屋内,百鸟在屋檐下宛转鸣叫。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4)

喝上三杯酒,求得一醉,其他不必再说,人生充满着永久的怅恨,又能将它怎么办呢?

注释

(1)兮:语气助词, 这首诗仿东汉张衡《四愁诗》的格式。第一句就是由《四愁诗》的“我所思兮在太山”变化而来的。

(2)地遐:地远。

(3)往:去,追求。

(4)奈何许:怎么办。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春, 韩愈在江陵府任法曹参军。法曹参军,官阶正七品下,品第在中县县令和中下县县令之间,社会地位不高。参军常受主司的责骂,亦时有遭鞭鞑之刑的威胁。韩愈对这种处境十分不满,心情苦闷。《感春四首》或因时感怀、或因事感怀。

文学赏析

诗人作这首组诗时,处境窘迫,即使面对春景,如形同虚设,反而引发了作者郁勃愤激的情怀。

第一首“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两句,语工精切,与《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情味略同。

贬居的诗人,已为出即有碍的“东西南北失路之人”,蛮荒的阳山,好似无法在曾有的意义框架中获得秩序。“恨”本多用于对无法挽回之人事的情感表达,诗人的“一生长恨”,自然是人生道路选择的自我质疑,虽然,在唐人乃至更早的儒者那里,如此的质疑与痛苦屡见不一见,但在类型化的情感传递中,却难掩儒者在面对出处、行道与挫折、理想与现实等问题时,追问而不得其路的痛苦与焦虑。儒者要考虑:在挫折中既要调整安顿自我而又不失儒者情怀,在“货于帝王家”之外,要另辟出路而又能彰显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此看似当卑之无甚高论的问题,因其根本,而尤难回应。幽怀难遣的诗人,只有在杯酒醉乡中才能忘却当下的身份,暂获解脱。

第二首“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两句,写景巧丽,与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情景相似。各首同为感时伤老之作,忧愤郁于胸中,唯有寄情于酒。其声调激楚,感慨万千。前二首皆直用《楚辞》语,第二首赞扬李、杜“无检束”,指陈屈原“不到圣处”,语出惊人。

诗人期盼得到昭雪、北归朝廷的希望再度破灭,内心充满激愤不平。诗的开头就大胆推翻宋玉《九辩》以来众多诗文的悲秋常调,而高唱“春气漫诞最可悲”,表白自己悲情之深重;再引申至“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出奇的发想显然来自对于现实的极度激愤,希望“摧落老物”的激烈变化。接着“径须沽酒”“自外天地”,直接抒写悲情,故作解脱之语,也即是所谓“以旷为愤”。忽然又联想到李、杜、屈原三人,这是三位伟大的文学前辈,这几句诗像是“史论”,简短的笔触极其生动地揭示了三个人的命运悲剧和斗争精神,表面是议论古人,实则在表白与古人心心相通,流露出对于自己文章成就的自信,兀傲、愤懑之情溢于言表。最后表面是颂扬朝政清明、自己只好酩酊大醉,讽刺和愤激的意味自然流露于言外。这样,这篇作品构想新奇,出语惊人,短篇中层层转折,愈转愈深,笔力也愈加雄健,深得杜诗沉郁顿挫的风神。 [5] 第三首简短而语意明确,即韩愈于前一年,即顺宗永贞元年,(805)所作《五箴》中的“ 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之意。

诗的开头两句紧接第二首末尾“平明出门暮归舍”,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一天生活的空虚和无聊:除了马背,就是床头,连书也不想读,操行锻炼也打不起精神,青少年时代进德修业、安世济民的雄心壮志,差不多销磨殆尽了!这是心理方面的巨大变化;再加上“发秃”、“齿堕”这些生理上的变化,真是使人惊叹,令人警惕。“孤负平生心”,这是惊心动魄的结论,然而自己没有办法。已矣知何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沉痛的呻吟,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迫切心情。

第四首自恨“不如江头人”,也别出心裁,“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则抒发书生无用的想法,暗含对中唐黑暗政治的深痛控诉。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感伤之词中饱含了对政治功名的蔑视,对淡泊清闲、知足常乐的实在人生的向往。春恨的根由在于“读书史”,若像江畔的渔翁那样悠闲地生活,就没有“劳精神”的烦恼与悲愁之说,浇愁赖酒,而酒醒之后愁绪更深,诗人正是在这剪不断、浇不去的愁闷中苦吟、煎熬,看似洒脱至极,其实悲苦至极。

这四首诗抒写角度各自不同,后二首几乎与春天无涉,却同时反映了当时韩愈的苦闷心情。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