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霍山驿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诗人自驿楼四望远眺,霍山岳庙迥列峰前,伏下高祖因神助而斩隋将宋老生事;颔联和颈联描写驿楼四眺所见薄暮衰飒之景;尾联由“壶关”引发积蓄心头的情感,表达诗人早日平叛的迫切愿望。全诗寄情于景,以远眺所望寥落景色表现国家的衰败,慨叹执政者的无能,语言凝练,用典精巧。
译文注释
译文
庙(1)列前峰迥(2),楼(3)开四望穷(4)。
巍巍的岳庙立在远处的峰前,驿楼楼远远望去是一片开阔的风光。
岭鼷(5)岚(6)色外,陂(7)雁夕阳中。
雾气朦朦胧胧,远山点点如鼠耳,夕阳昏昏冥冥,疲雁只只伫立山坡上。
弱柳千条露(8),衰荷一面(9)风。
日暮的雾气湿润着千条弱柳,萧瑟的秋风吹响衰败的荷叶。
壶关(10)有狂孽(11),速继老生(12)功。
只遗恨在这壶关山一带仍有狂孽扳逆作乱,祈望霍山神能再继前功,早日把一切叛逆剿光。
注释
(1)庙:指霍山的岳庙。
(2)迥:远。
(3)楼:指驿楼。
(4)穷:尽。
(5)鼷:一种小老鼠。
(6)岚:山间的雾气。
(7)陂:池塘。
(8)露:指将要凝成露水的湿润水汽。
(9)一面:一派。
(10)壶关:古关隘。因为山形像壶,在此设置的关隘就叫壶关。故址在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东南。这里指刘稹的老巢潞州。
(11)狂孽:指刘稹。孽:罪恶。
(12)老生:指宋老生。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秋讨伐叛镇刘稹的战争尚未结束,诗人往返永乐(今山西芮城)、太原途中写下《登霍山驿楼》这首诗。
文学赏析
首联“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既点明地点,又引起下文,中间四句写景皆由此而出。诗人秋日登高,自古多是悲寂寥,所见之景,是一片荒凉萧瑟,所生之感沉郁浓厚。
颔联“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两句一虚一实,写的是苍茫寥落景色,是远景。诗人眼前之景,一片灰暗,观之不免令人心生寒意。景物的描写,最终归结为情感的寄托。大雁奈何只栖息池边,而小鼠却占据山岭要地,“一明一暗,言在此而意在彼”,为下文叙事抒情埋下伏笔。
颈联“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写近景,本来可爱的柳儿和美丽的荷叶却遭到霜露和秋风的摧残,“四望萧条,民物凋耗之景”,这一切都是藩镇之乱带来的社会凋敝的观照。景物描写,显出了诗人爱国的坚定立场和对刘稹的憎恶之情。
尾联“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诗人希望霍山神像当年帮助唐高祖一样再继神功,讨平叛乱狂孽。诗人本不信神,这里的寄希望于霍山神,用意婉曲,实是对当时执政者无能的指责。不责将帅而叫神,意在言外,细味其讽刺是尖刻的。“速断”二字尤为凸显这一心境,快速斩断之,内心情感强烈。国家遭难,乱贼猖獗,百姓困苦,诗人不仅仅局限于一己之利,关心朝廷政事,心系天下苍生,爱国情怀尤而未尽。
艺术特色方面,这首诗语言凝练,诗人注意锤炼语言,使用典故,这也是李商隐在诗中惯用的手法。诗人将“霍山神使”这一典故敷色加工,使其与现实相联系,涵义丰富,造境新颖。另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在写景上,诗人关心注意体态弱小和情调衰飒的事物,如“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一方面表现出在刘稹叛乱下的社会衰败局面,抒发作者自己的嫉恶如仇之感;另一方面,柳儿和残荷的命运也象征了作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突出诗人的刚劲志气和耿介风骨。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李淼著.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12:第236-237页
- [2]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 全唐诗 第10册:黄山书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4056页
- [3](唐)李商隐著;顾之京等选注.李商隐诗歌精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01:第301-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