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野外废寺
译
注
赏 拼
寒花窈袅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房。
犬吠屋头山杳杳,虫鸣阶隙草荒荒。
池塘淡日蒹葭冷,篱落西风橘柚黄。
六代江山金碧地,断碑留得管兴亡。
作品简介
《金陵野外废寺》是宋代词人游九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金陵野外废寺的景色,表达了佛教世事无常的禅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寒花窈袅(2)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房。
寒花柔美细长,长满颓废的院墙,白天古寺中苍苔掩映着禅房。
犬吠屋头山杳杳,虫鸣阶隙草荒荒。
屋头上犬吠阵阵,山问幽暗深远,昆虫在阶隙中呜叫野草荒芜。
池塘淡日蒹葭(3)冷,篱落西风橘柚黄。
淡淡日光下,池中芦苇孤寂寒冷,西风从篱笆掠过,橘柚皆成熟。
六代江山金碧地,断碑留得管兴亡。
曾经是六朝古都金碧辉煌之地,如今的断碑已成为兴亡的记录。
注释
(1)金陵:今江苏南京市的旧称,历史上曾为六朝古都。
(2)窈袅:形容寒花柔美细长。
(3)蒹葭:芦苇。
文学赏析
《金陵野外废寺》这首诗描写金陵野外废寺的景色。
前六句写景,突出了一个“废”字,与题目“野外废寺”十分吻合。“寒花”、“颓墙”、“古寺苍苔”、“山杳奋”、“草荒荒”、“淡日蒹葭冷”、“篱落西风橘柚黄”等等,都是围绕“废”字而展开。古寺已经废弃,今非昔比,所以寒花蔓过颓废的院墙,房屋上长满苔藓,野草茂密,芦苇深深。这些诗句烘托出废寺周围荒凉、肃杀的气氛,这为下文作者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末尾两句联想到金陵城古今兴衰的历史而发表感慨。金陵曾是三国时吴国和东晋以及南朝时宋、齐、梁、陈六朝古都,盛极一时,如今这些朝代都已烟飞云散,只有断碑尚在,记录着古今兴亡。佛家认为,世界无常,众生无常,世上一切人、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变迁之中,最终归于消灭。金陵野外废寺的盛衰乃至于六朝的兴亡都是这个道理,人们没有必要为之叹息。诗中写景、抒情衔接紧密,结构自然精巧,达到情景交融之境。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7-218
- [2]邓秀珍编著.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09.第162页